平心而論:釣泥鯭

香港到處有街頭暴亂,外出很容易遇上蒙面黑衣人與警方對峙,汽油彈與催淚彈齊飛,一旦不幸夾在中間,說不定會兩面受敵。

不幸身處動亂區當然要盡快離開,偏偏有蒙面黑衣人設路障堵路,令巴士停駛,又攻擊港鐵系統,令市民減少了公共交通的選擇。通常在動亂區中,比較容易找到的公共交通工具是的士和紅色小巴。

可能的士司機和紅巴司機都是向公司租車的自營作業者,多勞多得,所以一般都比較敢於冒險,在烽煙處處的暴亂點游弋,其實也是相當危險的。反修例風波至今,的士司機因為衝路障或碰撞到人群被黑衣人「私了」、的士被「修理」的新聞報道並不少見。警方也曾經在的士行李箱搜出頭盔、防煙霧口罩、武器及汽油彈。可能是司機自己攜帶準備參加暴亂的,也可能是乘客攜帶的「行李」,司機無辜被累。

我也親眼見過被路障封路情況下,有紅色小巴直闖簡單路障,直馳而去,而其他車輛都在路障前停下不敢前行。這位紅巴司機可說勇武十足,因為黃大仙曾經發生過專線小巴衝路障,小巴翌晚被人燒掉。既然這些的士司機和紅巴司機敢於冒着高風險出車,當然會要求相應的高報酬。我見過平時收費十元的紅巴路線,大概因為東鐵停駛,提高收費到四十元。提價三倍當然是暴利,但他們在烽火硝煙中奔馳,多賺點錢也有其道理。但我身旁有市民看不過眼,斥之為趁火打劫。我追問他認為收費多少才合適,他說加價一倍尚算合理,加價三倍絕不應該。

也見過的士站的士司機不再是過去的習慣做法:排隊上客,客人上車便關門離去;而是分開幾組,每組的士走一目的地,例如甲組專去元朗屯門,乙組走粉嶺上水,丙組去沙田馬鞍山等。的士上客後,依然繼續大聲喊叫目的地和收費,看來要等齊五個乘客才開車,逐個客收費。這種圈定目的地,上齊足夠乘客逐個收費的制度,對我等並不陌生,從前的士車數不足,供不應求,曾經流行一時,俗語叫做「釣泥鯭」;後來的士發牌增加,的士不太缺乏,加上警方嚴加取締,近二十年已經少見「釣泥鯭」現象,估計新一代大概還未聽過。想不到如今兵荒馬亂,又再有此現象出現。可能因為上路危險,有些司機寧願休息也說不定。

傳媒報道,有幾個黑衣人撤退時截的士,司機要求提價,黑衣人乘客不忿,向的士擲了兩枚汽油彈。這個司機竟然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真算膽大包天了。另一則傳媒報道,旺角有黑衣人因小巴加價數元與司機爭吵,入夜後一列幾輛小巴被人縱火焚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