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中之重不達標 無殼蝸牛慘上慘

現屆政府的任期進入倒數階段,又是埋單計數的時候。如果以「重中之重」的房屋政策作為指標,港府的表現不僅不合格,簡直令人慘不忍睹,這從公營房屋落成量遠遠不達標已可見一斑。

運房局局長張炳良承認,未來五年的公營房屋落成量只有九萬四千多個單位,即每年平均只有一萬八千多個,遠低於長遠房屋策略定下每年二萬八千個單位的目標,五年下來合共落後近五萬個,不可謂不驚人。

面對外界質疑,張炳良不是知恥近乎勇,而是推三搪四,辯稱建屋需時,涉及不少前期工作,包括項目需經城規會長時間審批、建築工人不足和地區阻力等。他又舉出引發軒然大波的橫洲發展計劃為例,指當局「先易後難」分期建四千個公屋單位,但區議會依然有反對聲音,明顯將房策失敗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最可笑的是,眼前問題還未解決,他已忙不迭大開期票,揚言下個五年的供應量會有所增加,並會在年底公布下個十年房屋供應目標。

其實誰都知道,建屋不可能一蹴而就,從找地、興建到落成,在在需要時間,但這些都是已知的問題,並非突然出現,港府現在也無能為力,憑甚麼奢言五年後就會扭轉劣勢忽然達標?何況現屆政府有沒有下個五年任期都是未知之數,還大言不慚未來房屋發展大計,不是畫餅充飢、自欺欺人是甚麼?再說,高官只知怨天怨地,對解決問題無濟於事,如果再讓他們多幹一屆,房屋問題豈非更加惡化?香港人的生活豈非更加悲慘?

事實擺在眼前,現屆政府任內房屋問題不僅沒有改善,反而不斷惡化,一方面樓價節節上升,上車比上青天還難;另一方面公屋申請宗數逼近三十萬大關,平均輪候時間延至四年半新高,三年上樓承諾早成夢幻泡影。更不堪的是,劏房戶在這兩年快速增長,現已多達二十萬戶,不少基層被迫棲身於環境比劏房更惡劣的豬欄、雞棚,所謂「重中之重」早已淪為無殼蝸牛的「慘上加慘」、「痛中之痛」。

想當初,港府打着適度有為的旗幟上台,擺出撥亂反正的決心,一度令人寄以厚望。可惜桐油埕始終裝桐油,扶不起就是扶不起,所謂寸土必爭、見縫插針、填海造地、發展新界東北、打造東大嶼都會等,說得天花亂墜,結果都是淪為笑話。至於近期的橫洲發展風波和傑志足球學校風波,更是當局藥石亂投、黔驢技窮的典型例子。正如有人批評,政府近年多次強調要增加公屋供應量,結果供應量不升反跌,施政承諾無一兌現,市民還怎麼可能有信心?

說來實在諷刺,港府高官個個薪高糧準,第一把手拿的甚至是比美國總統還要豐厚的酬金,到頭來卻對種種社會問題束手無策,只知以語言偽術作為掩飾,房屋問題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不用水晶球預測都知,這樣下去香港只有死路一條,倒不如退位讓賢,還市民一個改變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