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房屋問題愈演愈烈,無殼蝸牛望樓興嘆,既然需求巨大,港府覓地建屋理應得到民意支持,奈何現實恰好相反。究其原因,當局眼高手低,授人以柄,俗稱「棚仔」的深水埗欽州街臨時小販市場正是又一個典型例子。
為了紓緩房屋問題,港府又是「寸土必爭」,又是「見縫插針」,深水埗欽州街臨時小販市場佔地雖小,同樣成為目標。當局去年拍板決定收地,計劃在上址興建約三百個公營房屋單位,這本來是好事,卻因為遷置安排混亂,甚至被指為「搞分化」而激起爭議。昨日一群布販求見食衞局局長高永文不果,憤而撕毀請願信,揚言當局如果一意孤行,不排除有進一步行動,大有演變成另一場大型抗爭之勢。
布販之所以不滿,源於當局提供的遷置方案並非一視同仁。目前在上址約有五十名無牌布販營業,當中三十三人因為有長期獨立經營的證據,獲食環署登記及承認資格,其餘十七人則因為證據不足而不獲登記。獲登記的布販可選擇接受六萬元特惠金及放棄經營,或以首三年八折租金優惠及萬多元搬遷津貼遷往通州街街市繼續營業;而不獲登記的布販只能以市值租金承租通州街街市檔位,沒有任何補償。由於街市租金為小販牌費的數倍甚至十多倍,布販難以負擔,最終可能只有結業一途。
食衞局解釋,公帑必須用得其所,十七名布販未能證明在布市場內獨立及長時間經營,不獲賠償合情合理。布販則聲稱,他們最初以「助手牌」身份在內營業,難以提供獨立經營的證據,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問題是,當局收地涉及基層市民生計,早應預料布販不可能輕易就範,當局不是動之以情說之以理,反而擺出霸王硬上弓的姿態,無異於火上加油。
再說,「棚仔」雖是臨時性質,但屹立上址已近四十年,早就形成獨特的社區文化,也是不少時裝設計學生的尋寶之地。早就有地區人士建議,只要當局加以規劃,將「棚仔」布販遷入通州街街市後,結合深水埗獨有的紡織製衣歷史,不難變身為港版「東大門」,成為旅遊新景點。當局當時聲稱會積極考慮,但如今連第一步都做不到,遑論發展旅遊景點,更遑論興建房屋解決住屋需要。
可以看到,今次收地涉及的布販均屬無牌,當局亦有提供一定的補償安排,理應得到民意支持,但依然爭議不斷,最主要原因,正是人們看見當局每次都只向弱者開刀,無議價能力的一方往往只能任人魚肉,從橫洲發展風波到傑志足球中心都莫不如是。當局欺善怕惡,激起民怨,拓土建屋寸步難行又何足為奇。
大事做不成,小事做不來,港府連小販問題都束手無策,還談何拓土建屋,還談何適度有為。事實證明,這個政府已失去權威,失去市民信任,最終只能動輒得咎,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