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日本沒落根在美國

最近,台灣鴻海收購日本夏普、內地美的兼併東芝的家電業務,均標誌着日本家電、電子行業的沒落。日本電子業龍頭索尼已經變成了美國式企業,由科技與製造轉移至文化創意的服務業,然而企業的實力大不如前,無法跟南韓的三星、LG集團媲美。代表日本電腦行業的富士通更差不多全然在國際市場退出。曾經是全球製造業強國的日本,兵敗如山倒,製造業規模在二○一三年比全球最大的中國只有三分之一,且差距仍在擴大中。另一方面,根據《中國製造2025》,中國產業規劃不僅揚棄美國模式,也從日本模式轉投德國模式,並在互聯網、半導體、新能源等範疇基本超越了日本。

日本由盛而衰,反映美國勢力操控成功,也顯示日本當權者的賣國。一九八五年日本製造業本已打敗美國,卻在美國操縱下進行市場改革,把日本製造業外在和內部優勢改變。例如日本多元企業集團的戰略被改為集中核心優勢產業,卻不知道這幾十年技術出現眾多破壞性趨勢,集中單一優勢被新技術淘汰,着重財務收入卻無力開拓新技術,結果造成一個接一個大企業沒落。反觀三星、LG等依循日本模式,卻在國際市場上取而代之,可見美國在日本推行的改革實際上包藏禍心,一如它九十年代在俄羅斯東歐推行的大震盪改革。

中國的製造業戰略開始學德國,也走出自己的道路。即使是傳統的家電企業如美的、TCL也創出新的競爭力,更不用說華為、騰訊等企業了,關鍵是中國不能受美國專家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