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降人才 海外子女來不來

二十一世紀最寶貴的資源是人才,吸引人才成為各地政府主要目標,可惜香港這方面恰恰遠遠落後於其他地區,尤其是與新加坡比較更是望塵莫及。為了扭轉人才匱乏的困境,港府將目標轉向港人在海外所生的子女,希望簡化程序吸引他們回流香港發展,這無疑用心良苦,但具體成效如何,仍有待實踐證明。

港府去年底發表的人口政策諮詢文件指出,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認為應考慮推出更積極的政策,為沒有香港居留權的海外及內地港人子女提供更方便的入境安排。當局評估這類人約有數十萬,他們要回港工作,須與其他外籍人士一樣,透過多項入境政策,例如一般就業政策、優才計劃或投資移民等,沒有任何優惠,以致很多人望而卻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港府研究推出新的入境政策,放寬港人海外子女來港工作的申請,具體細節將於明年初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公布。

事實上,香港人海外第二代以至第三代中,不乏具高等學歷及專業技能的人才,他們大多懂得說廣東話,熟悉香港文化,如果能夠回流發展,不難達致雙贏,對個人對香港都有利。過去,每當港府推出新的入境政策,總會被質疑影響本地人就業,而今次針對的是港人後代,相信社會阻力不會太大,反而香港有沒有吸引他們的條件,能不能留住人才,才是關鍵所在。

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近年不少國家和地區相繼放寬移民政策,希望吸引人才,提高生產力和競爭力,新加坡是最成功的例子之一。本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曾指出,亞洲四小龍中,新加坡在較高的發展水平上依然可以取得高速增長,主要原因之一是過去十年大量輸入高、中、低層次的人才,外來勞工超過一百二十萬人,佔工作人口逾三分之一。曾俊華羨慕之情溢於言表,只可惜,兩地情況不同,政府管治能力迥異,新加坡做得到,香港未必做得到。

眾所周知,由於本港生育率持續偏低,人口日益老化,勞動人數很快就會開始減少,整體生產力及競爭力面臨進一步威脅。在此之前,港府曾先後推出多項吸納人才政策,包括「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及「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等,但效果並不明顯,後者更被指成為內地人才移民外國的跳板。最諷刺的是,前朝政府病急亂投醫,將雙非兒童視為本港人口生力軍,對內地孕婦大開中門,來者不拒,結果弄巧反拙,添煩添亂。

說到底,良禽擇木而棲,只有先創造條件,才能成功吸納並留住人才。然而遺憾的是,香港的條件顯然並不吸引,經濟結構單調,獨沽金融地產,許多人才根本沒有用武之地;更何況,香港空氣質素惡劣,居住環境欠佳,生活成本高企,加上政治爭拗愈來愈多,單是一場佔領行動已嚇怕不少人,遑論吸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