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集:從地方贏回台灣

本月底,台灣便舉行「六都選舉」,新北、桃園是執政的藍營佔優;南部二都,綠營照舊躺着選都會贏;但看台北、台中兩個藍營傳統票倉,看民調便知藍營大事不妙。當此情勢,綠營今回喊出的口號,便叫「從地方贏回台灣」,先贏地方選舉,再贏大選的意思顯明,也不過是二十年前「從地方包圍中央」的再發揮。

不過,計算起來,藍營兩年後的大選選情,怕要比眼前的六都還要兇險。按照現時情況估計,藍營數得出的候選人,不外乎現任的副總統吳敦義、閣揆江宜樺,甚或台北市長郝龍斌,三人面對綠營的蔡英文,民間都是看淡的多。實際情況是,綠營就算在月底的地方選舉贏不了,也照樣可以在兩年後贏回台灣;當然,若然能夠一舉在六都贏出,大選的勝算就更坐實了。

選舉語言,這邊說起來激昂,那邊聽起來卻像「酸葡萄」,便說綠營要是贏回台灣,台灣怕會輸得更慘!這種論述當然又離不開兩岸因素:一旦綠營執政,將更難取信於大陸,屆時台灣不單經濟受損,更會失去以兩岸作為跳板、走出國際的機會。

傳統的兩黨政治,本是你輸我贏,綠營所謂從地方贏回台灣,不管將來如何,也先說明藍營從地方輸到中央;如果藍營輸,而結果是綠營也輸,不過說明台灣的選舉政治走出不一樣的民主格局,原來兩黨會有雙輸的時候。

比如無黨籍的柯文哲代表泛綠出選台北,便先要讓民進黨的候選人輸;如他要做台北市長,接下來更要讓國民黨的連勝文也輸。但這種雙輸,不過說明是兩黨輸掉台灣,未必等於台灣輸,只是網絡上的訊息價值影響選民,更甚於傳統政黨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