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捭闔:甚麼是顏色革命

隨着「佔中」事件,最近這一個月,我們經常聽到「非暴力抗爭」和「顏色革命」等名詞。究竟這些名詞代表着甚麼意思和意義呢?

所謂「顏色革命」,又稱為「花朵革命」,因為在運動過程中選擇一種特定顏色、或者花朵,甚或是其他標誌性代表物而命名。泛指二十世紀末期開始,發生在中亞和東歐國家,以非暴力抗爭的方式進行,目標是要實現更迭政權的一系列運動。其中比較出名的,包括格魯吉亞的玫瑰革命、烏克蘭的栗子花革命(又稱橙色革命,因為栗子花是橙色的,是烏克蘭首都基輔的市花)、伊拉克的紫色革命(伊拉克市民選舉是以紫色墨水按手印進行)、黎巴嫩的雪松革命(雪松為黎巴嫩的國樹)、吉爾吉斯的鬱金香革命(又稱黃色革命、檸檬革命,吉爾吉斯首都市花是黃色(檸檬色)的迎春花)、緬甸的番紅花革命(又稱袈裟紅革命)、伊朗的綠色革命、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茉莉花為該國國花)等等。

進行顏色革命時,背後所依賴的方法,主要來源於「非暴力抗爭理論」。因此可以說,顏色革命是非暴力抗爭的成果。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美國愛因斯坦研究所的資深政治學者吉恩‧夏普(Gene Sharp)所提出,主要倡導非暴力抗爭和公民不服從。吉恩‧夏普的理論,可以說是集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關於和平演變理論研究的大成。內容涵蓋通過意識形態、文化、貿易、貸款等手段,去改變一個政權的方法。明天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