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中國體壇,李娜無疑是成就最高的大牌「一姐」,卻也是飽受爭議的明星大腕,更因其我行我素的性格,常常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
近日,剛剛在墨爾本奪得澳網冠軍、迫不及待回鄉過年的李娜,一回到武漢,又因省政府的八十萬元人民幣重賞,以及面對領導、媒體和恩師「全程黑臉」,引發軒然大波。
李娜是土生土長的武漢姑娘,在十多年的網球運動生涯中,她為自己、為家鄉、也為祖國贏得無數榮譽,尤其是在法網、澳網奪得女單冠軍,更令其聲名鵲起,成為中國體壇媲美姚明、劉翔的又一座豐碑。在家鄉父老的心目中,武漢是李娜成長的熱土和揚帆的起點,李娜則是武漢的「城市英雄」和「形象大使」。李娜的每項成就,家鄉都感與有榮焉。
問題是,身為功成名就的職業選手,李娜次次奪冠都要給予重賞,頗具爭議。早在一一年李娜獲得法網冠軍時,省政府就獎勵其六十萬元,當時坊間已噓聲一片。這次李娜奪得澳網冠軍,省政府加碼重賞八十萬元,媒體和網絡的質疑更為激烈。輿論並非否定李娜奪取大滿貫金盃的價值,而是質疑職業球員是為自己打球,為自己爭冠,為自己拿獎,政府為何要獎勵一個「一切為自己」、卻並非「舉國體制」下的冠軍選手?甚至連中央權威媒體亦「三問」湖北當局:八十萬元重賞李娜是否合法?合情?合理?
其次,李娜作為中國體壇的頭號富姐,根本不缺錢,單是這次澳網冠軍獎金就近一千四百萬元人民幣。輿論質疑,八十萬元對李娜來說可有可無,政府再予錦上添花,根本多此一舉,為何不將這筆錢為弱勢群體雪中送炭呢?
在競技體壇,李娜的頑強有目共睹,正是由於不服輸、不信邪的性格,李娜步入高齡之際還能不斷突破,並締造了年近三十二歲摘取澳網冠軍的神話。如果從超越自我角度而言,李娜無疑是成功的典範,也是「荊楚兒女」的驕傲。家鄉政府對李娜關愛有加,本無可厚非,但一味重賞未免太過功利,難道除了金錢獎勵,就再沒有其他褒揚的方式?
有意思的是,內地兩家網站調查,在高達八成不支持政府獎勵李娜的受訪者中,有小部分人是因為不滿李娜「對祖國的態度」。這些年,李娜之所以引起爭議,其中一大原因是她極力想與「舉國體制」劃清界線,並多次聲稱「我打球不是為了國家」。當年李娜法網奪冠後,就因沒有「感謝祖國」而遭來滿城風雨;今次澳網奪冠後,李娜把所有人都感謝完也沒提「感謝國家」。其實,據國家網球中心官員披露,李娜從體制內選手過渡到「單飛」之前,國家為培養她所投入的費用遠超一千萬元。可以說,李娜今日的輝煌離不開國家支持,有球迷不忿李娜所為,也就不難理解了。
今次李娜被推上風口浪尖的另一導火線,是她返回武漢後,不接鮮花,不發一言,無論是與恩師余麗橋擁抱,還是在接受八十萬元獎金時,都是一副冷若冰霜的表情,這與李娜在墨爾本奪冠時的燦爛笑容,簡直可以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
也許,李娜對上級刻意安排的「會見和領獎」並不情願,但既然事先知情,也沒有推辭,為何要黑口黑面呢?如果說媒體批評她「缺乏起碼對人尊重和人間溫情」有失偏頗的話,那麼作為見慣世面的網球巨星,李娜是否也應自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