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年輕有為成泡影

當今大學生未畢業,已着手申請入住公屋;未能升讀大學的青少年,也期望入住政府的青年宿舍;他們的舉動竟被社會揶揄,譏諷他們沒大志。

然而,可曾想過,此乃對社會有權有勢有財壟斷者的無言控訴。

大學生畢業應該躊躇滿志,但香港可供他們發展所長的行業,幾乎僅得金融、地產、營銷、服務等,若志不在此,可以怎樣?

有青年人在大學選修營養學系,自小又愛入廚,畢業後矢志開小店推出有益健康營養食品,同時以小店作為健康教育實驗場,以抗衡流行的快餐文化及垃圾食物。她先在醫院當了幾年營養師儲錢,期間在醫院目睹港人健康情況日益惡化,都跟環境、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等有關,至此,實踐個人願景的心志更清晰明確。

在有限財力下,只能在橫街窄巷找店舖,加上家人朋友義務協助,終於成功開業。她與拍檔們每天工作十四小時,用心思與勞力,創出一點成績。可是,做出成績,反要受罰,在業主大幅加租的壓力下,她們無力再撐,惟有結業。但時已年逾三十,想再回醫院做營養師,卻已無新職位空缺,結果加入失業大軍行列。

香港是一個沒有夢想、沒有選擇的城市,人人都只能跟着同一軌迹前行。縱使你喜歡文學、歷史、戲劇、考古……但若要在職場謀生,獲取較合理報酬,彷彿只能在銀行推銷許多不明所以的投資產品,或在股票市場跟一堆號碼周旋,又或發揮無限想像力、巧妙地把眼前高聳的丁方單位描繪成世外桃源的豪宅來推銷……若要誠誠實實做一個演員、記者、化妝師、廚師……卻只能獲取僅夠餬口的收入,長期活在貧窮光景。那麼,青年人如何有所作為,擺脫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