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緬甸大變

緬甸的改革開放應屬一個新的例子。在它之前,中國、東歐國家、前蘇聯,乃至越南、古巴等,改革開放是為勢所迫,面對着經濟政治的危機不改不行。

可是,緬甸的情況卻大不相同。由於天然氣的開採、生產、出口,緬甸近幾年外貿順差,政府財政盈餘,外匯儲備上升。即使美國、歐盟、日本的經濟制裁帶來頗多的不便,經濟亦已經進入穩步增長的階段。由於中國和印度乃至泰國對當地的天然氣、礦產,以至農產品的需求龐大,實際出口數額大於公布統計,農產品更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出口帶來的龐大收益,雖然集中於政府之手,卻使得外匯由短缺轉為盈餘,進口放寬,國內經濟大為改善,特別是石油的大量進口,紓解了國內能源不足之苦。政府的財政盈餘也使得上任政府近幾年可大興土木,建設新首都,投資基礎設施。二○一○年當軍政府進行民主改革、舉行大選之時,軍政府在經濟政治方面並沒有面對危機。因此,改革開放似乎便是依從其之前定下的七步改革方案進行。

國家有錢,緬甸有足夠資金和經濟利益安排軍隊轉型,大幅度地進行政改。昂山淑姬的復出政壇,政治限制急步放寬或取消,便成為令人想像不到的即時現實,也因為國家經濟好,全力支持和推動經濟改革和開放。中國二三十年走的路,緬甸似乎在二三年裏便完成,政治與經濟改革且走在中國之前。緬甸的大變,幾是難以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