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特首不濟 班底不濟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因病辭職後,整整一個月過去了,政府仍未找到接任人選。本來應該「順勢」而上的副局長蘇錦樑,大概曾蔭權和朝廷都看不上他,故把他「晾」在一邊,先到「外面」找人。不料,「外面」找人據說十分困難,無論是退休高官還是在職高官還是商界精英,「夠資格」被政府看上的,個個都耍手擰頭,沒人願意幹。問題又回到「內部」,退而求其次,可能只好讓蘇錦樑上。然而,無論結果如何,曾蔭權「看守政府」的窘況已天下共見,香江「政治人才匱乏」之窘況天下共見。

這個時候,「疑似特首」們就不能不特別注意「政府班底」問題了,范徐麗泰已把「班底」作為能否幹好特首的條件提了出來。所謂「班底」就是人才,就是各有本領的管治人才。只有真正人才聚集的班底才是一個好的班底,一個能為政府辦事,為百姓造福的班底。不過,這樣的人才班底確乎不易組成,原因很多,其中重要一條,是甚麼人當特首,是特首的水平人品如何,這裏有一個「雙向選擇」的問題:特首選人才,人才選特首,而其中朝廷也起一定的作用。

中國歷史上人才濟濟、君臣相得的最佳樣板是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隨父李淵打天下時已羅致了大批文韜武略的人才。文有著名的「十八學士」,武有尉遲敬德、秦叔寶、程咬金等驍勇悍將。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掉他的親兄弟、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登上皇位,但他深明「致安之本,惟在得人」,堅持任用李建成的班底中人如魏徵、王珪、韋挺等。這些李建成班底中人也知李世民乃「不世出之英主」,故甘為所用,他們和李世民一道共創了貞觀之治。

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傳之千古的故事,然後世能倣效者幾稀。所以,無論今屆還是下屆香江特首及其班底都會很廢並不出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