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責局長無人吼 病態政府真悲哀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劉吳惠蘭因病辭職,至今一個月過去了,局長位置仍然是一張空櫈。據悉當局曾接觸各界人士,希望說服他們接下這個「燙手山芋」,當中包括現任高級政務官、退休高官以及商界人士,無奈各方反應冷淡,如果實在找不到理想人選,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由醜聞纏身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蘇錦樑接任。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如果最終還是由蘇錦樑濫竽充數,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眾所周知,本港高官薪高祿厚,尋常一個局長的月薪已逾三十萬元,超過世界上所有大國領袖,羨煞世人。按理講,港府招攬局長人選,應該擠破門檻才對,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即使當局低聲下氣,折節而求,依然乏人問津,簡直是咄咄怪事。這究竟是因為香港缺少政治人才,以致青黃不接?還是港府風水不好,人人避之則吉呢?

香港人傑地靈,從來就是藏龍臥虎之地,其實問題並不在於缺少人才,而是港府施政無能,民望低落,形象差劣,真正的人才大都愛惜羽毛,根本不願蹚這趟渾水。而且本屆政府僅剩下一年多任期,屁股未坐熱就要走人,吸引力自然大減。更何況,由於最近接連有五位高官病倒,引來不少閒言碎語,港府風水差、不利健康之說不脛而走。金錢買不到健康,難怪局長這個三煞位至今懸空了。

正由於局長後繼無人,已證實患腎衰竭的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只好抱病堅持工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在接受俗稱「通波仔」的心臟搭橋手術後立即上班,而早前因突發心臟病接受手術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亦拒絕辭職休養,在他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背後,反映的是港府人才凋零、老氣橫秋的悲哀,正如有監察團體指出,多個高官接連出事,帶出問責團隊老化的危機訊號。

病官充斥已引起市民的擔憂,「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對於孫明揚等抱病工作,三成受訪者認為事件暴露港府政治人才青黃不接;四成一認為他們應接受治療;一成六指餘下任期不長,難找接班人,只好頂硬上。

港府施政本來就亂七八糟,高官紛紛病倒,勢必雪上加霜。對此,有兩成九受訪者用「五勞七傷」來形容港府的現狀;兩成八直指弱勢政府今後將更加弱勢;逾五成市民擔心,會阻礙政策發展或影響港府的穩定性。

高官也是人,生病本來並不奇怪,不過,由於高官健康影響施政質素,關乎公眾利益,所以應提高透明度,設立及時通報機制。令人失望的是,港府諱疾忌醫,對高官患病守口如瓶,能瞞則瞞,能拖則拖,譬如孫明揚去年十月接受「洗肚」治療,半年後才公布病情;劉吳惠蘭三月接受手術,直至四月份才公開交代;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接受手術,所患何病至今不明不白,將公眾蒙在鼓裏。

港府隱瞞高官病情動機令人質疑,人們自然會聯想,是否還有其他高官明知「寡人有疾」卻秘而不宣?港府「櫃中骷髏」到底還有多少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