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競爭優勢每況愈下

經濟發展欠動力,炒風盛行,貧富懸殊招惹民怨,是香港當前的寫照。看守政府不思進取,對謀劃長遠不感興趣,無法應對社會深層次矛盾,市民危機感不斷上升,香港往何處去這個大議題,愈益引起公眾關注。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表的《2011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來得非常合時,是一次當頭棒喝,值得公眾重視及加以討論。藍皮書從二○○六年開始將香港列入調查比較之中,最明顯不過的現象是,雖然香港的綜合競爭力在全國二百九十四個城市中仍能位列榜首,但重要的是,後進者如上海、北京、深圳等,已經大步趕上甚至超越香港。

不進則退,在經濟全球化,超激烈競爭的今日,香港的經濟增長裹足不前,甚至緩緩下降,與內地不少大中城市奮發向前,不甘落後,形成鮮明對比。

以「經濟規模」(指創造的財富水平)排名為例,上海由去年第二位升至第一位,與香港的位置對調,響起警鐘;再以「經濟效率」一項做比較,台北已超越香港,成為第一,值得香港深刻反省。

藍皮書直指香港產業單一化,過分依賴金融業,科技創新與基建發展停滯不前,由於貧富懸殊愈趨嚴重,增加社會不穩定因素,拖累經濟難以全速發展,的確點出香港問題所在,應引起公眾廣泛關注。

金融業是本港的龍頭產業,毫無疑問需要進一步鞏固及發展,但金融業難以養活全體香港人,從發展的層次看,也需要有多元化產業的配合,才能提升競爭力。倫敦與紐約的高新科技力量強大,反觀香港,則明顯落後,所以藍皮書建議特區成立科技發展局,以發揮領導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