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真諷刺,當年曾掀起撻訂潮及回購潮的居屋,現在又變成搶手貨。最後一批剩餘居屋單位將於下個月推出,房屋署大幅放寬入場限制,一是提高申請者入息上限,由二萬三千元增至二萬七千元;二是擴大白表申請比例,由以往的二成提升至四成。在新的規定下,合資格申請者大增,無殼蝸牛趕搭「尾班車」,勢必出現「爭崩頭」的局面。
由於這是最後的機會,過了這村就沒有那店,必然吸引大量市民申請,即使是原先沒有計劃置業的市民,包括職業前景未明的、計劃未來幾年內結婚的、沒有足夠首期買私樓的、採取觀望態度等待樓價回落的,都會被挑起買樓意欲。業內估計,合資格申請者超過十萬戶,而單位總共才四千多個,僧多粥少之下,估計超額認購隨時達到十倍以上。
難怪有人形容,成功抽中的機會有如「中六合彩」般渺茫。抽中的固然幸運,但絕大多數申請者只能失望而歸,他們能不抱怨嗎?當局放寬申請門檻的本意是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置業,平息他們的怨氣,結果很可能適得其反,隨時惹火上身。
居屋受到熱烈追捧,根源在於私人市場樓價急升,僅過去一年內已上升逾三成,令許多無殼蝸牛望樓興嘆。夾心階層首當其衝,他們不符合申請公屋的條件,買私樓又超出其負擔的能力,真是欲哭無淚,左右為難。夾心階層之中許多是年輕人,他們工作時間不長,積蓄有限,又面對結婚生仔的壓力,這正是「八十後」怨氣特別大的主要原因。雖然高官辯稱,不能將「居者有其屋」理解為「人人有層樓」,但大部分年輕人淪為無殼蝸牛,這既不正常,也很危險。安居才能樂業,沒有安居,社會和諧就無從談起。
古人形容「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如今在香港置業,買一個蝸居,也比上青天還難。港府高官目光短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房屋政策過於短視,其惡果正一一呈現。最近,當局急就章推出所謂「九招十二式」穩定樓市措施,市區重建局也拼湊「八大辣招」,看似措施連綿不斷,究其實只是增加買賣透明度,治標不治本。另外,港府聲稱研究活化二手市場,以增加中小型住宅的市場流動性,但有學者大潑冷水,指出居屋的升值潛力始終不如私人樓宇,再加上居屋樓齡偏高,有能力的市民一定會選擇買私樓,即使有居屋業主願意出讓,恐怕也少人問津。顯然,活化居屋市場同樣是「有姿勢無實際」,對緩解置業難問題幫助有限。
目前,要求復建居屋的聲音愈來愈高,有調查顯示,七成以上市民支持復建居屋。港府本來還很口硬,但敵不過民意壓力,近日又轉變口風,聲稱未來五個月諮詢民意,十月份決定是否資助市民置業,態度模棱兩可。當然,復建居屋影響深遠,不能不慎重考慮,但港府對此必須有明晰的態度,採取「拖」字訣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令市場訊息更加混亂,進一步激化民怨。
鑑於港府對高樓價束手無策,又不願就復建居屋明確表態,有人提議復建「夾屋」,一來針對夾心階層置業難的問題,二來房協目前無事可做,如果能適量興建夾屋以緩解夾心階層的置業需求,不失為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不管怎麼說都好,置業難是香港的客觀現實,港府必須面對,必須提出解決辦法。樓市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及政治問題,不容當局繼續扮鴕鳥,一味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