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熄匙成笑柄 藍天行動已爛尾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唐朝詩人賈島曾自比磨礪了十年的利劍,準備一展抱負。港府東施效顰,前後也花了十年時間來打造「停車熄匙」這把劍,自以為是對付空氣污染的利器,其實是一把爛劍,未推出已經淪為笑柄,被批評無事生非、敷衍公眾,有關條例草案近日提交立法會首讀及二讀,更引起運輸團體群起抗議,很可能又引發一場政治風波。

停車熄匙立法獲得的不是掌聲,而是噓聲,這從「東方報業民意調查」可見一斑。一成五受訪者認為,有關立法欠缺大方向,只向小市民開刀;二成七批評添煩添亂;三成四指摘是治標不治本。事實上,本港天氣炎熱,尤其在夏天,熄匙後車廂內又焗又悶熱,司機及乘客隨時有中暑生病之虞。雖然港府在草案中建議停車頭三分鐘可豁免熄匙,問題是很難計算實際的熄匙時間,極容易造成執法混亂,引起爭拗。

另一方面,環保人士同樣不滿,批評豁免措施令有關立法形同虛設。港府推出豁免措施,本意可能是為了在環保人士及運輸業界之間取得平衡,以減少立法阻力,到頭來弄巧成拙,淪為兩面不討好。停車熄匙的動機也許無可厚非,但如果沒有可行性,強行立法有何意義呢?

醞釀十年的停車熄匙依然漏洞百出,凸顯港府閉門造車、脫離現實,對空氣污染束手無策。早有人指出,從珠三角飄來的廢氣以及發電廠排出的廢氣是本港空氣污染的兩大源頭,但港府麻鷹不管管雞仔,不是對症下藥從源頭治起,反而捨本逐末,搞甚麼停車熄匙,不但效果成疑,亦惹來官商勾結的疑雲。環保人士更批評港府治污有心無力,講多過做,在解決污染問題上是「三無」,即「無視野、無魄力、無決心」。

在港府的「三無」管治下,本港空氣污染問題正在持續惡化。有統計顯示,維港能見度低於八公里的時數已由一九九○年的二百多小時,增至二○○七年的一千二百多小時;本港可吸入懸浮粒子幾乎全年都不合乎世衞標準,嚴重時超標三倍。今年首季三個月,本港路邊監測站錄得的空氣污染指數達到偏高或以上水平的時數為六千多小時,佔整體監測時數的九成四;而另一項珠三角空氣質素報告亦發現,去年本港空氣中的臭氧濃度,較○六年上升一成九,成為路邊空氣污染指數持續上升的「元兇」之一。一連串冰冷的數字,令人觸目驚心,有一成五市民認為,曾蔭權應對治污減排不力負上責任;一成二認為環境局局長邱騰華難辭其咎;認為兩人都要負責的則高達五成二。由此可見民心向背。

本港空氣污染不僅嚴重損害市民健康,也令外國投資者及專業人士望而卻步,澳洲政府更曾對香港發出旅遊忠告,呼籲國民到香港時減少外出。本港研究空氣污染的權威、港大教授賀達理曾向港府提出不少改善建議,無奈港府不是置若罔聞,就是虛應故事,令他非常失望,為了吸上一口新鮮空氣,他決定用雙腿對港府投下不信任票——退休後返回英國居住。他還警告:在未來五年內,本港空氣質素難以改觀。可惜,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移民,對大部分香港人而言,他們沒有選擇,只能繼續居住在這個烏煙瘴氣的地方。

減排治污苦無計,藍天白雲何處尋。曾蔭權當年高調發起「藍天行動」,並聲稱希望自己像哈利波特一樣擁有一支神奇的魔術棒,隨手一畫,整個天空立即變藍。無奈的是,阿崩叫狗,愈叫愈走,藍天離香港愈來愈遠了,難怪有人諷刺,曾蔭權的「藍天行動」已變成「爛尾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