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出狂賢:不要茱、不要羅

俄國作曲家普羅高菲夫(Sergei Prokofiev),曾在1935年至1940年間,為芭蕾舞劇《羅密歐與茱麗葉》譜寫樂章。初接觸這作品時,大為興奮,因為它不像普氏早期近乎無調性(Atonal)的作品般難於消化,但又不失其個人風格。在這浪漫悲劇裏,他大膽起用多調性、不協和和弦及粗獷節奏的寫作手法,令聽者充滿驚喜,但又不致因迷失而沮喪。

以當中最著名的樂曲《武士之舞》(Dance of the Knights)為例,旋律雖然清晰易聽,但在小調的結構上經常變調,音程大幅跳躍,且時而加插半音,在偶爾的不協和和弦及粗獷的管樂低音推進下,令樂章整體效果相當黑暗,甚至有點像恐怖片的配樂,教人沉鬱不安。這種感覺,令人聯想起電影《星球大戰》配樂中「黑武士」的主題樂《帝國進行曲》(Imperial March)。不知後者的作曲家約翰威廉士(John Williams)在創作此曲時,有否受普氏的《武士之舞》所啟發?

而《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則家喻戶曉,當中兩位年輕主角,在成人世界的鬥爭中受盡壓迫,無可奈何地衍生扭曲的心態和行為,最後在一次荒謬的誤會中,悲劇收場,共赴黃泉。亦正因為這悲劇結局,本是世仇的兩個家族終於冰釋前嫌,達至大和解。

將此劇放在香港的語境下,也有共通處:難道小市民不像他們二人,命運受內地的權鬥所左右?對一些如自由的卑微要求,不也是在強權下不得要領?我們將來要安全生活,不也是要將自己扭曲至只談經濟不問公義?未來在「紅武士」的帶領、「唱紅」的大趨勢,和西九的發展下,此芭蕾舞劇應必被引入,以提醒我們要重和諧,不要像羅、茱二人般任性,否則後果自負!

電郵:adriancpy2@gmail.com

周博賢 創作人及唱片監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