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湧港有隱憂 美密謀全面痛擊

中美之爭由貿易、科技延伸至金融領域,美國正多方位出招打擊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統稱「中概股」),迫使中概股啟動來香港第二上市計劃。表面上,香港得到了意外之財;但實際上,美國在趕絕中企海外集資之餘,已公開劍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香港既已深度捲入中美之爭,焉能獨善其身!

香港過去一直充當中國內地對外的門戶,上世紀成為內地人才和資金的避難所,直至八十年代內地改革開放,便順理成章變為外資跳板。可是,隨着近數十年內地經濟騰飛,市場日漸開放,近年更多外資可直接進入內地市場,再加上回歸逾廿年,港府管治無方,不思進取,每遇難關只管飯來張口、錢來伸手,經濟競爭力每況愈下,且日益依賴內地,中介人角色明顯褪色。

自上月美國國會通過議案加強審核中概股後,最近美國已收緊納斯達克中概股的上市規則,美國總統特朗普更已簽署備忘錄要求相關機構就打擊違規提出建議。此舉加速引發中概股「逃亡潮」,所謂「肥水不流別人田」,同時出於防範政治風險的考慮,香港就成為中概股的首選上市地。

隨着資金湧入炒作新股,帶挈恒指六月開局首周累升千八點,港元更觸及強方兌換保證,在在顯示中概股熱潮非同小可,香港再次重演「歷史」坐發「意外之財」!惟今次變數實在太多,實不能如昔日般坐享其成,皆因去年美國參眾兩院通過了香港相關法案,明顯是準備好將香港作為中美交戰磨心,到了近期「港版國安法」,特朗普已宣布會撤銷香港特殊待遇,雖然細則尚未出台,但劍指金融中心地位之心路人皆見。

畢竟美國是要趕絕中企融資渠道,不可能眼白白看着企業藉改道香港上市而開脫,此刻香港樂於接受大量中概股上市,並擬做大交易所買賣產品(ETP)及A股相關衍生產品市場,但須當心「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當美國以監管手段解除了美股存在的中概股風險後,下一步好可能會加快針對中港金融業出招,包括乘着香港做大A股衍生產品市場之便,沽空中資資產,繼而落實制裁香港、撤港資金、並透過信貸評級和美元結算等手段發功出擊,實行一網打盡,重創兩地金融穩定。如是者,只怕今趟香港爬得愈高,跌得愈痛!

股市正旺,勸人禁足如阻人發達,但大變局當前,歷次經驗告訴大家,一時之利不足喜,謹記能在風暴到臨前全身而退才是真正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