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持續緊張,兩國陷入新「冷戰」之說,一時間甚囂塵上。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拜登及已故參議員麥凱恩的前幕僚日前投稿《華盛頓郵報》,認為美、中兩國當前關係,並不能簡單地以當年美、蘇冷戰關係類比。
兩人在文章中指出,當年美蘇冷戰,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對壘以蘇聯為首的華沙集團,基本上全球各國都要被迫選邊站,「不結盟」的國家少之又少,而且兩大陣營不僅在軍事上壁壘分明,在經濟上基本上也是互不往來;對比今時今日,中美對抗不斷升級,正是特朗普政府對華發動貿易戰所揭櫫,而美國的主要盟友歐盟,中國更是最主要的貿易夥伴之一。亦有不少人指出,如今的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強國,而前蘇聯在解體前,經濟已然凋敝,兩者不能同日而語,而中國在軍事上對美國的威脅,亦遠不如當年的蘇聯。
然而,不管是經濟上還是軍事上的威脅,全球霸主的位子只有一個,不管大家將中美鬥爭如何定名,是「新冷戰」也好,是「修昔底德陷阱」也罷,兩雄爭奪全球霸主寶座,是改變不了的事實,因此「盟友」之多寡至關重要。在這方面中國未能跟當年蘇聯比肩,反觀美國以意識形態為號召,在西方社會大搞遏華同盟,仍然有一定市場。
別看今天的歐盟跟美國經常顯得步調不一,但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特朗普的領導作風。一場貿易戰,特氏既劍指中國,又不時向歐洲盟友出招。德國總理默克爾便多次聲稱歐盟要走自己的路,問題是特朗普連任幾乎肯定無望,如今美國的盟友普遍期待拜登上台後,美國「重拾對世界的領導責任」,可見她們還是認準美國這位老大哥,現在只是「人謀不臧」而已。
中國這邊又如何?北京近年致力推動「一帶一路」倡議,但是否做到「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在關鍵時刻,哪一個盟友會出來相挺?以東盟國家為例,沒錯雙方經貿打得火熱,但當中不少國家跟中國有領土糾紛,這就讓山姆大叔有機會上下其手。相對之下,美歐之間的所謂「分歧」,根本不算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