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發生在中印邊境的流血衝突事件,據指雙方各有死傷,然而中方至今仍然對此諱莫如深。反觀印度,卻於第一時間直認傷亡慘重,並且大打悲情牌,既博得美國同情,又在國內成功挑起民族仇華情緒,抵制中國貨運動浪接浪,進而得以打破兩軍在邊境衝突上保持了數十年的默契,單方面宣布印軍從此可以自由發揮,不怕將事鬧大,與中方的極力克制形成鮮明反差。
有說法認為,中方之所以遲遲未公開解放軍傷亡情況,是不願再給印方帶來刺激,言下之意,解放軍於本輪衝突中佔盡上風,損失不大,可事實究竟如何,不說出來總會惹人遐想,譬如解放軍會否比印軍損失更慘重?中國一直對事件冷處理,是否更怕刺激到本國民眾情緒?畢竟在他們心目中,印度曾是手下敗將,至今亦非中國對手,就算只能使用冷兵器,也要打贏對方,否則「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口號便是空喊,每年的巨額軍費豈非白花?
無可否認,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對中國的發展及戰略崛起十分重要,尤其是保持區域內的和平,搞好睦鄰友好關係更符合中國韜光養晦、善於藏拙等外交政策目標,不應輕啟戰端。然而具體問題仍需具體對待,像印度這樣的鄰居非但不夠朋友,還很無賴,半個世紀以來總在打中國領土的主意,且一再得寸進尺,屢屢製造事端,又哪來的和平?中國國內亦早有聲音表示需給予對方沉重教訓,從根本上解決邊境問題,只有弱國才會容忍這種行為。
其實單從煽動民族仇視情緒、抵制華貨方面來看,於中國而言,並非甚麼大不了的事,始終印度的GDP只有中國的五分之一,且中國對於印度的貿易出口量非常低,反而中國是印度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民眾對於價廉物美的中國貨依賴程度很高,抵制華貨、加徵關稅都是在害自己。印度近日又效法美歐國家抵制中國科企華為等科技產品,亦是姿勢大於實際,總之奢望可以達到「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效果肯定不可能。
印度對付中國的「撒手鐧」,無非還是其在邊境問題上一貫採取的「前進政策」。簡言之,只要沒有遇到解放軍的阻擋,印軍就可一直向前推進;遇上了,就停下來搞對峙;如果中方有所退讓,印方就繼續前壓。打又打不得,抗議更加無效,最終雙方只能一次次重回談判桌,惟對印度來說,此舉最壞的結果就是回復到鬧騰之前狀態,自身並無損失。久而久之,更讓印方形成一種錯覺,認為中方對其「前進政策」難有多大脾氣,原因就是解放軍已無復當年之勇,不敢再與自己一決高下,以後大可更放肆地犯境挑釁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