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頂替上大學 社會公平從何說

山東是孔孟之鄉,亦是全國教育大省,近年在推進高校建設發展方面沒少下工夫,誰知近日卻被踢爆多間高校的二百多人涉嫌以冒名頂替方式入學,劫取別人的前程命運,勢令孔夫子、孟夫子的棺材板蓋不住。而當年被頂替的受害者想要討說法,又遭當局百般刁難,更是連仁義廉恥也不要了。

據內媒報道,在過往兩年的山東高等學歷數據清查工作中,有十四間高校曾公示清查結果,當中發現二百四十二人涉嫌冒名頂替入學,並成功取得學歷,事發二○○二年至二○○九年前後,且不乏像中國海洋大學、濟南大學那樣的知名高校,而山東廣播電視大學更以一百三十五人涉案「獨佔鰲頭」,節操可謂碎了一地。

觸發本次清查工作的誘因,據指緣於山東此前發生的另一宗冒名頂替案,一名陳姓女子二○○四年高考「落榜」,今年五月再參加成人高考時發現,自己當年其實夠資格入讀所報的山東理工大學,卻被一名低於分數線二百四十多分的女子以兩千元買走其學籍入讀,二人命運亦就此改寫。惟被頂替者原本就家境貧寒,想以知識改變命運的夢想更遭無情盜取,生活至今亦無多大改觀,近日往有關機構查詢時,更被要求出示能證明「自己是自己」的奇葩文件,擺明存心刁難。

徇私舞弊 作奸犯科

高考乃是國家選拔人才的關鍵途徑,屬百年大計,且關係到萬千學子前途命運,豈能容忍這類徇私舞弊、作奸犯科之存在?當局一錯再錯,仍不肯面對問題,社會的公平公正又將如何體現?更需看到,本次公布的相關數據只是事件的冰山一角,整個山東省決不只有十幾間高校,多年來到底出了多少冒名頂替事件,應該不難想見。

只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冒名頂替上大學醜聞在內地並不新鮮,過往不但在山東多次出現,且廣泛存在於全國多個省市,並早已形成產業化、規模化操作,決非一兩個人的力量所能達致。譬如近年廣為人知的河南王娜娜案、湖南羅彩霞案、山東齊玉苓案等案件,牽扯出來的「幫兇」俱是涉及學校、教育局、用人單位、戶籍管理等多個職能部門的一大串人,多方通力配合,將別人的命運逐一摧毀。

更叫人失望的是,這條黑色產業鏈上的一眾作惡者,每每鮮受實質處罰,情形就像當局近年開展的平反冤假錯案工作,所涉司法系統乃至其他部門官員不是警告了事,就是以年代久遠為由不予追究,有的更獲提拔升遷,官運亨通,冤假錯案豈會不一生再生?老實說,就連古代科舉考試中出現舞弊行為,也比如今處罰得狠,不是充軍發配,就是殺頭滅族,當局如此縱容,莫非是想徹底毀了中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