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前首席策略師班農近日在日本演講,向世界解讀中共十九大報告,關注中國的五大雄心。作為戰略大師,班農對中國一直特別關注,其視角跟西方傳統戰略家們有很大的不同,他對十九大報告的解讀頗有看點。
班農認為,十九大報告向世界宣示,中國將成為主宰全球霸權的大國。這對西方來說是一個警告,意味着中國治理模式取得勝利,而自由民主、市場資本化的西方在較量中失敗。在十九大報告中,班農注意到中國五大發展計劃:一是「中國製造二○二五」,尤其是晶片、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將使中國統治全球智造業;二是「一帶一路」,是中國最大膽的地緣政治擴張;三是5G網絡,使中國在科技佔據主導地位;四是金融技術發展,使中國深度融入與主導全球金融市場;五是人民幣國際化,將危及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
實事求是而言,班農的眼光的確有獨到之處,當西方自由派精英及主流媒體對十九大報告還停留在挑刺的膚淺層次時,班農卻在十九大報告洋洋數萬言中看到了中國雄心。以往中共黨代會的政治報告,絕少獲得西方戰略家們的深刻解讀,他們心中既不屑,也看不懂,更看不透,只會按照西方傳統意識形態的標準,站在道德高地對中共說三道四,基本上都流於表面。
但隨着中國國力崛起,以及中國模式在全球影響力愈來愈大,讓類似班農這樣的西方精英階層開始正視中共十九大報告,從中挖掘一些「真材實料」。他們好奇中國的成功,想從中找到中共的優勢與弱勢,為美國下一步遏制中國尋找到「藥方」。在他們看來,西方傳統自由派精英對華政策之所以一敗塗地,就是因為從意識形態角度去研究中國,沒有從現實主義角度正確認識中國。
問題是,類似班農這樣的戰略家,在西方並非主流。班農作為特朗普的政治顧問,一直被西方自由派精英及主流媒體抹黑,認為其極右翼觀點是將美國帶向「邪路」,葬送美式的核心價值觀。在千夫所指之下,班農不得不黯然辭職,對特朗普的影響力大打折扣。
不過,班農這樣的戰略家,帶有很強民粹主義色彩,他們從力量對比的角度去審視中國發展,未免有時會刻意拔高中國實力,以此來「嚇唬」西方,逼迫西方加快改革。因此,對他的「吹捧」也應兩面看,中方也沒必要因此而沾沾自喜。對於中國來說,西方不屑也好,捧殺也罷,都應該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按照原定的計劃,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進,在改革路途中增強包容性、時代性,堅定人民性,最終實現民族復興與大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