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查互聯網硬件 防範木馬屠中華

為了防範可能發生的風險,中國金融監管機構近期開始排查多種型號晶片,其中重點提及來自台灣企業生產的晶片,要求各大金融系統一旦使用,需將具體系統名稱、固態硬碟品牌型號報送上級部門。

今次清查,其實是根據國家統一部署的整體行動,在此之前,當局已下令全面檢討金融系統採用IBM公司伺服器的安全性,要求各有關單位按步驟分階段淘汰外國品牌服務並以國內品牌替代,目的是確保國家金融安全。而更早前,當局亦下令政府部門不許採購安裝美國微軟公司視窗8.0軟件,而電訊系統則被要求棄用美國思科公司的產品,盡量採用華為、中興等國產品牌。

當局這些舉措,其實是迫於無奈。美國中情局前特工斯諾登曾經披露,美國國安局入侵中國網絡已有十五年歷史,並且掌握了中國「最好、最可靠」的情報,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國微軟、思科、IBM公司的產品留有「後門」,讓美國國安局的黑客能夠長驅直進,如入無人之境。當中思科參與了中國幾乎所有大型網絡項目的建設,涉及政府、海關、郵政、金融、鐵路、民航、醫療、軍警等要害部門的網絡建設,以及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電訊營運商的網絡基礎建設,其中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承載着中國互聯網八成以上的流量。

亡羊補牢 加固籬笆

前幾年,美國利用電腦病毒攻擊伊朗核設施,曾經一舉使伊朗的核研究倒退十多年。美國在網絡空間已經不只是停留在情報收集的階段,而是進入網絡戰的階段,一旦美國利用網絡戰攻擊中國,中國的互聯網系統將會崩潰,涉及到國計民生的行業亦將全部停擺,屆時銀行停業、交通癱瘓、工廠停電,中國將不戰而潰。正是出於這種擔憂,當局開始加固籬笆。

中國已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國家,早就是各國情治部門緊盯的目標,除了美國,英國、日本、台灣的情治系統也利用各種互聯網的後門,對華進行各種網絡竊密活動。事實上,網軍已成為各國國防力量重要組成部門,在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早已激戰正酣,他們戰鬥在最前線,活躍在虛擬世界中,只是不為人所知罷了。

中國互聯網硬件建設當年大幹快上,只求能用夠用,沒有顧及到安全問題,至今留有數不清的隱患漏洞。國安委成立之後,對網絡安全高度重視,也算是亡羊補牢。不過,說一千道一萬,關鍵是中國在互聯網硬件設施的研製開發上要能夠自主,真正使用上自己的國產品牌,將後門徹底堵上,同時在網絡攻防方面訓練出一支強大的尖兵,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才能在虛擬世界中照樣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