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民調:搞形象工程堅持硬闖關

【本報訊】政府過去五個立法年度,有多項民生議題因不敢「闖關」而被擱置或押後,有組織及學者形容,政府的勇猛精神只懂用於搞亞運會等形象工程,面對受爭議的民生議題卻畏首畏尾,又指當局拖延民生問題,社會矛盾會不斷累積,對香港長遠發展沒有好處,亦有損政府管治威信,令人感到政府愈來愈弱勢,無勇氣處理問題。

新力量網絡副主席方志恒指出,過去五年,政府平均有逾三成立法建議因港府不敢「闖關」而被擱置或押後,反映港府政治權威不足、抱着鴕鳥態度面對批評,遇上反對聲音就退縮。但在申亞事件上,政府態度卻相當堅持,方揶揄政府的亢奮精神只用於搞形象工程太可惜,若政府將這種精神來處理民生問題,相信會更受市民歡迎。

弱勢政府 緩急不分

方又認為,政府上述兩種極端表現,亦反映政府施政緩急次序不分,目前社會最關注貧富懸殊及經濟發展等問題,政府應集中精力,將施政重心放在市民關心的民生事項上。他又強調,社會矛盾及民生問題不會因為政府擱置或押後政策而消失,政府繼續以拖延手法來迴避受爭議的民生議題,會令社會矛盾不斷累積,對香港長遠發展沒有好處,「因為問題根本冇解決。」

城大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葉健民則稱,面對爭議性的民生問題,政府多數以「捨難取易」手法去處理,如以繞過立法會方式,在財政預算案「派糖」,來回應社會對民生問題的訴求,但始終是短視方法,長遠應以立法方式處理問題。

葉續說,可惜在立法過程中政府缺乏信心及過分憂慮,「政策受到批評,就唔敢提交到立法會,議員及市民想討論都冇機會。」他警告,政府的膽小表現會造成惡性循環,「問題愈唔拎出來處理會愈嚴重,社會會愈批評政府弱勢,政府愈弱勢愈唔敢拎出來。」

政府2005至2010年度立法成功率

立法議程提出的法案數目 114條

被擱置或押後的法案 39條

法案被擱置或押後的比率 34.21%

最終獲通過的法案總數 64條

立法成功率 56.14%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