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歷史老師,讓你出一條關於中日甲午戰爭的考題,你會怎麼出?是考戰爭發生時間、割地範圍、賠款數目,還是讓學生以史為鑑,預測未來潛在的戰爭及分析本國優劣勢態?前者是中國歷史考題的普遍形式,而後者則是日本的歷史考題。
面對如此不同的出題形式,學生們的努力方向自然大不相同。中國學生努力記住一八九五年簽訂《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賠償二萬萬両;日本學生則分析中日極有可能在台灣回歸中國後再次發生激戰,甚至將中日台三者關係及日本海上石油運輸線等等統統考慮周全。
此等不同的教育方式不禁令人心驚:若干年後,中日若真有大戰爆發,局面會如何?
其實,這不僅僅是歷史教育,更是一個國家對它的國民進行一種憂患意識的培養!日本的孩子,從小就被灌輸一種思想:中日每一百年就有一場大戰,故日本人無時無刻不在做未來戰爭的準備;而我們的學生卻從未有過此種意識,即使面對釣魚島問題,許多青年熱血沸騰要「消滅小日本」,也不過是圖一時的口舌之快,胸中實無長遠大計。
我並非要求中國的歷史教育也如日本般從小向學生灌輸所謂「備戰」意識,這有違中華民族的和諧本性,及鄧小平提出的當今世界兩大主題:「和平、發展」。但古人云:「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歷史教育絕不可僅僅局限於對歷史事件的死記硬背,而要引導學生思考分析,透過歷史面向未來,這樣才可真正避免重蹈覆轍,使民族強盛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