揸錯筷悟出兒童單孔手術

透過在肚臍下端開一傷口,將手術儀器伸入腹腔的單孔微創手術,近兩年在成年病人身上趨普及,但儀器對於兒童如龐然大物,無法伸入體內。中文大學外科學系一醫生從錯誤揸筷子方法靈機一觸,發明出交叉手做手術方法,只要用傳統微創手術儀器,在兒童肚臍開一傷口,便可伸入三個儀器做手術。中大至今已進行卅三宗兒童單孔手術,其中一宗更是全球首宗兒童單孔切除半邊腎臟及輸尿管手術。

臍開小口 插3儀器切半腎

中大小兒外科及小兒泌尿科名譽臨床助理教授譚煜謙指,一般微創手術需在肚皮開三至四個傷口,每個傷口相距一段距離,令儀器在肚內靈活移動。單孔微創手術則是在肚臍開一個傷口,將多個儀器伸入傷口內進行手術。但成人單孔手術的儀器太大,不適用於兒童。

譚煜謙指,他自小就用錯誤方法揸筷子,但交叉筷子仍可夾到食物,因此,聯想到應用在兒童單孔手術上,先在肚臍開一個傷口,伸入一個鏡頭及將兩個手術儀器交叉放入體內,醫生以右手控制左方儀器,左手控制右方儀器,儀器有較大的活動空間,「要適應並唔難,中大外科部四至五名醫生已經掌握到,希望日後應用喺兒童嘅單孔交叉手手術可以普及全球。」

此手術的另一好處,是沿用一般兒童微創手術的三毫米直徑、直身微創手術儀器,毋須花錢另購新儀器。

7歲女童小疤痕恍如無物

中大去年十月至今,成功進行卅三宗兒童單孔微創手術,包括十七宗闌尾切除、五宗膽囊切除、三宗脾臟切除、三宗腎或半腎及輸尿管切除等。病童年齡三至十五歲,無一出現術後併發症。他們使用止痛藥由傳統微創手術的七點四個劑量,減少至二點七個劑量;需使用麻醉鎮痛針劑的病童,由五成減少至一成八。

七歲女童王綺婷自小受失禁問題困擾,每天需更換兩至三條內褲,經診斷後發現患先天性二重腎,即腎臟分開兩部分,其中一部分雖然沒有功能,但每日仍會製造五至十毫升尿液,尿液會直接在陰道流出,令她飽受滲尿之苦,上學亦要使用護墊。王母形容,女兒今年五月單孔切除半邊腎及輸尿管後,細小的疤痕在肚臍內恍如無物,「完全無傷口可以醫番好佢,好神奇。」

為應屆會考生打打氣,請瀏覽on.cc《放榜無限分2010》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