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首拘中銀兩女經理

美國主要投資銀行之一雷曼兄弟自○八年爆煲以來,本港首次有銀行職員於銷售雷曼兄弟相關產品時涉嫌欺詐及誤導投資者被捕。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昨日拘捕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兩名女經理,懷疑兩人向客戶銷售有關產品時涉嫌詐騙及隱瞞風險,包括涉嫌訛稱是保本產品及從無提及雷曼兄弟的名字,誘使八名客戶合共投資了三百五十萬元。兩名女職員現獲准以五千元保釋,下月初返回商罪科報到。

中銀香港表示不會評論警方的執法行動,有雷曼苦主則指拘捕行動來得太遲,又炮轟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失職。被捕的兩名中銀香港女職員,年齡分別是三十八及五十一歲,消息指,二人為持有認可投資牌照的經理級人員。商罪科訛騙案調查組人員昨晨分別在兩人的荃灣及油麻地寓所拘捕她們,指兩人涉嫌違反《證券及期貨條例》第一百零七條,即欺詐地或罔顧實情地誘使他人投資金錢。

明知不保本 氹八苦主中招

商罪科經過深入調查及徵詢律政司意見後,懷疑兩名中銀女職員於○五至○八年期間,分別在不同情況下誤導及誘使八名客戶購買結構性產品。消息指,二人涉嫌隱瞞雷曼相關產品的風險,包括明知是非保本產品,卻指是保本產品;且一直沒有告訴投資者產品與雷曼兄弟有關,結果令八名苦主合共投資了三百五十萬元。

中銀香港發言人強調,中銀香港一直在業務上依法合規,審慎行事,如證實有員工以不當手法銷售,會按規定嚴肅處理。

大聯盟前主席斥證監會失職

金融管理局副總裁阮國衡表示,金管局一直與警方保持溝通,現正研究警方提供的資料,但由於案件交由警方接手調查,不作詳細評論。金管局迄今約接獲二萬一千宗涉雷曼相關產品的投訴,其中五千四百宗轉介警方跟進。

雷曼苦主大聯盟前主席陳光譽表示,由警方接手調查至今已年半,今次的拘捕行動來得太遲,而遲來的公義即是「冇公義」,令苦主無法追討他們應得的賠償。他又指,警方今次引用的法例是證監會條例拘捕涉案人員,很明顯是證監會失職。

議員狠批警方拘捕行動太遲

立法會議員涂謹申亦指,今次拘捕行動太遲,因大部分苦主與銀行已達成和解協議,不能再作出民事追究。他又認為,即使今次案件刑事入罪成功,涉案銀行職員並沒有實際得益,充其量會被判入獄,毋須作出賠償,屆時銀行會否百分百賠償給苦主,他亦感到懷疑。

商罪科去年十一月亦拘捕一名三十三歲大新銀行女僱員,指她在銷售銀行結構性產品時涉嫌偽冒客人簽名,案件將於下月十九日在東區裁判法院開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