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還看今朝:香港電影轉捩點?

電影《歲月神偷》揚威柏林,雖然電影賣的是香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古舊情懷,但能夠獲得國際獎項,證明電影所彰顯的人文價值獲得跨文化認同。

香港電影業走過不同階段,每一階段都有幾齣里程碑式的作品:六十年代的國語電影熱潮下,出現了《大醉俠》、《獨臂刀》等經典武俠電影;後來粵語片興起,有盛極一時的李小龍武打片,以及嘻笑怒罵式的《七十二家房客》;八十年代進入香港電影業盛世,警匪片、黑社會片均俘虜了不少人的目光;九十年代,周星馳式的無厘頭電影迅速走紅,還有部分被譽為非主流的藝術電影成功打入海外市場,回流本土時亦獲得高度重視。

千禧年,香港電影業由盛轉衰。有人謂業界已放眼世界,特別是內地市場,有以內地市場為主的、香港與內地合作開拍的大型電影出現,被視為當今主流,還有一眾的本地創作。儘管電影題材百花齊放,卻未能成功打動觀眾回流影院。

事實上,荷里活比我們早三十年經歷這階段。一九八一年就有一套《On Golden Pond》(中譯《金池塘》),在一片賣弄血腥暴力及色情的荷里活電影中,這齣以親情為題的小品電影成功打動很多美國人,更奪獎無數,成為荷里活電影的轉捩點。

今日,我們見到重新包裝的《七十二家租客》大賣,又見到俗世情真的《歲月神偷》揚威海外,香港電影返璞歸真的成功,是否能夠為電影業的未來帶來一點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