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針對電單車失竊嚴重,運輸署去年實施「電單車保安設施試驗計劃」,惜劣評如潮,被指設計失誤的防盜欄,不但「頂住」車尾箱致無法上鎖,入夜後更被酒吧闢作臨時吧枱。面對「零使用」慘況,運輸署仍堅持繼續推出第二輪試驗計劃,引起各界不滿。民間組織與立法會議員均指運輸署設計失敗,促盡快清拆或改建,免浪費資源。
中環雲咸街公眾電單車位與行人路之間,去年已增設底部設有橫杆的「倒U」形防盜欄,供車主為電單車上鎖。不過,駕駛電單車十多年的袁先生發現欄杆「睇得唔用得」,「個欄杆有成米幾高,泊埋去啱啱頂住個尾箱,鎖唔到車不特止,頭轆仲會凸晒出馬路!」
袁指防盜欄設計差勁,鮮有車主鎖車,但卻為酒吧開拓另類商機,「一到夜晚啲酒吧就加個特製套上去,仲擺埋煙灰缸做臨時吧枱,都不知幾好!」袁坦言對試驗計劃極為失望,更直斥運輸署「冇嗰樣整嗰樣」。
電單車交易網站「BikeHK」負責人郭先生認為,有關計劃「試行」逾年仍無改善,與運輸署效率欠佳有關,「我哋並唔反對裝,但點解咁簡單嘅嘢都搞到一塌糊塗,改咗幾次都唔掂。」
議員斥試驗計劃缺乏諮詢
「防盜欄個意念係好,但冇理由諗唔到咁高會頂住車尾箱,如果畀人霸埋做吧枱更加接受唔到!」身兼中西區區議員的立法會議員葉國謙直斥試驗計劃欠缺廣泛諮詢,倘使用率長期偏低,便須盡快檢討並作改善。
反效果嘥資源 促杜絕濫用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葉偉明更稱,問題反映政府施政不時「好心做壞事」,最終帶來反效果造成浪費,建議當局派員巡查,杜絕公物遭佔用情況再現。
運輸署發言人指出,試驗計劃自○八年五月實施,在雲咸街及新寧道作首輪試驗,其中新寧道的設施需費約一萬元。該署在施工前曾諮詢警務處及電單車會,並透過民政事務總署收集市民意見,亦有參考《路政署標準圖則》設計,在綜合首輪意見後,預計第二輪試驗計劃將會於二○一○年展開。對於欄杆被非法濫用一事,該署將與相關部門跟進。
根據警方統計數字,○六年至○八年三年間的電單車盜竊案分別為五百九十八宗、三百二十四宗及四百一十六宗,今年截至七月則有二百零八宗,平均每日一宗。
記者 柯翠菡
投訴辨法 - 歡迎來函或電話查詢 | |
---|---|
直線電話: | 3600-9988 |
總機電話: | 3600-0000 內線:9988 |
電郵: | soc.service@oriental.com.hk |
來函請寄: | 大埔工業邨大昌街23號東方報業中心 東方日報投訴組收 |
個人資料絕對保密。匿名投訴恕不處理。 |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 爆料熱線: | (852) 3600 3600 | 電 郵: | news@opg.com.hk | 網上爆料 |
傳 真: | (852) 3600 8800 | 手機網站: | m.on.cc | ||
SMS: | (852) 6500 6500 | MMS: | ireport@on.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