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早前報道一名孕婦在威院捱痛六十小時才分娩的個案,觸動李先生(化名)的一腔怒火,「又係威院,我個BB都係咁……」李憶述首次懷孕的妻子,於○七年六月廿三日下午六時作動並前往威院待產,但護士卻以產房爆滿及子宮頸「開得兩、三度」為由,直至翌日下午一時才安排進入產房。
羊水渾濁 全身發紫
至於李先生則在下午四時許才獲准入產房陪產,當時已窺見嬰兒頭髮,助產士亦指孕婦流出羊水呈渾濁及有胎便,李擔心出現問題而要求剖腹生產,但遭拒絕。結果女嬰在下午六時許透過自然分娩出生,但甫出生已全身發紫,且無呼吸。女嬰經搶救後幸保性命,但證實腦部受損,至今將近兩歲,腦部發展卻與一至三個月大嬰兒無異,且有吞咽困難,心臟亦有毛病,需不時入院接受治療。
「當日醫生搶救完,第一句就話『BB可能會變成為植物人』,我哋到依家仲記得!」李氏夫婦坦言難以釋懷,李太更證實患上抑鬱症,「產前檢查一直都話BB好健康,因為當日唔肯開刀先至搞成咁!」李曾申請法援擬控告醫管局遭拒,但矢言仍會上訴,為愛女取回公道。
婦產科專科醫生龍炳樑指出,當從外窺見嬰兒頭髮,顯示子宮頸張開度已達十度,應盡快取出嬰兒,或使用存在一定風險的吸盤、鉗等協助。至於嬰兒腦部會否受損,龍炳樑則解釋,問題取決於母體輸送給胎兒的氧氣量及產程時間,倘胎兒氧氣量不足,應及時輸送氧氣。另一名婦產科醫生余啟文亦稱,產程期間必須監察胎兒心跳,倘有異常,「留喺媽媽肚入面十分鐘會焗親」,醫生亦可憑羊水觀察胎兒情況,正常羊水為清澈淡黃色,若呈綠色或有異物便要特別留意。
欠缺警覺 事故不斷
對於醫療事故不斷,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權益幹事彭鴻昌直指與公立醫院資源及人手不足有關,加上醫護欠缺警覺性而令問題無日無之。彭認為病人需自我增值以自保,如孕婦可多接觸分娩資訊,方便與醫護人員溝通,提高醫護人員警覺性。
新界東醫院聯網發言人拒絕承認拖延處理的指摘,強調孕婦產程進展良好,羊水雖有胎便,但臨床無接受剖腹產徵狀。發言人續稱,腦部檢查顯示女嬰腦部有萎縮情況,估計日後傷殘程度嚴重,並會出現併發症。
■記者 黃詩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