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見湄知著:適當的愛

我相信每位父母,都會在能力範圍內,令子女在最好的成長環境中生活,使子女得到健康快樂的童年。

既然父母的「愛」那樣無私,為何現實仍出現很多不如意的地方,親子關係鬧得很僵,又或是衝突不停發生,家庭變成戰場,親人變為敵人,弄得家無寧日呢?如果雙方都有愛的話,應該很和諧才對,究竟是甚麼地方出了問題呢?

有人認為是愛得不夠,如果再愛一點,問題應不會發生的,你認為是這樣嗎?

「夠」與「不夠」是量的問題,其實正確答案是:用錯了愛。

子女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均有不同的需要,父母需了解他們生理及心理的變化,而調整教導的方法。但遺憾的是,大多數的父母,在孩子的不同時段,引用了錯誤的教育方法。

當子女仍幼小時,要他們做一些超乎其能力的事,例如2歲要他拿筷子,4歲要他們坐在書桌前「認真」讀書,6歲便要他懂得分享、顧及他人感受等等高難度動作。

到子女青少年期,應該獨立時,父母卻不肯放手,怎也不讓他們自行決定自己的前途,仍把他們當做小孩般呵護備至,事事要管,要拿主意,把人間的陰暗面隱藏,將孩子訓練成象牙塔裏的小公主及王子。

現在的「草莓族」、「電車男」或「御宅族」,大多是這種「愛」的「產物」。

真正的愛,要在適當的時候付出,才有價值的。

臨床心理學家

林存湄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