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生下來,均各具備其天賦條件,即我們所謂之命中注定。
例如「整定」你投生的家庭、成長的地區、膚色種族、資質腦筋,都不容你來選擇。此外,身體、樣貌特徵(手術整容的普及,或得改善少許)、遺傳病、性別(科技發達,變性也可能),統統另有天命主宰。
試問一下,上述「整定」項目之中,有哪些是你安然接受,甚至感到自豪的?
滿意你的身形面貌嗎?敬愛你的父母兄姊嗎?喜歡居住的地方和國籍嗎?順隨你的性別取向嗎……當中若有不滿,曾努力尋求改善嗎?
我幾個老友,生理健康正常,卻多年受着疲乏易倦的困擾。對很多事情、活動,好想參與,但往往在進行途中,忽然好像汽車缺油,電話沒電般,眼皮逐漸垂下來,差點瞌着,繼續不了。這種「力不從心」令人懊惱,既怪自己不中用,生活社交也受影響。究竟他們的精神「燃油」洩漏去了哪裏呢?
個人認為,對抗性思維,和負面情緒,有如無形的雙手在背後拉住,阻礙我們向前,是倦怠的元兇。
不論你討厭的是身材臉孔髮質腦袋,還是居住環境,抑或身邊的人,甚至自己,在改革變化的機遇還未來臨之前,可否學習接受大自然的安排?
將厭惡的,認為不夠好的,輕判成:「都算過得去啦,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對自己好一點,就是減少排放負能量,放寬執着。
臨床心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