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反中亂港政客有許多是大狀出身,他們把訟棍的本領用之於玩政治,用之於他們要達到的政治目的,這類訟師、訟棍,中國古已有之,他們靠把口,胡攪蠻纏、顛倒是非、製造混亂、危害社會由來已久。
這類訟棍的鼻祖乃春秋末年的鄭國大夫鄧析。《呂氏春秋》記載,「子產治鄭,鄧析務難之」。子產是鄭國的治國能臣,鄧析就專門以玩訟狀和他搗亂,還教人怎麼「訴訟」,「大獄一衣,小獄襦袴」,收費標準不同也。《呂氏春秋》記載,鄧析的訴訟「以非為是,以是為非,是非無度,而可與不可日變。所欲勝因勝,所欲罪因罪。鄭國大亂,民口讙譁」。這就是說鄧析顛倒是非、信口雌黃、完全沒譜,可見鄧析的口舌相當了得。法家之父荀子說他:「好治怪說,玩琦辭……足以欺惑愚眾」,列子說他:「操兩可之說,設無窮之辭」,反正都能狡出道理。
香港的反中亂港政客訟棍也是這麼玩兒,例如他們一會兒說法治社會不可不依法辦事,一會兒說可以「違法達義」,為了達到某種「義」,違法行為不算違法,是為了更好的「彰顯公義和法治」,因而「暴力或能解決問題」。此等「兩可」、「怪說」欺惑香港市民極甚,遂有反修例暴亂之生。
《呂氏春秋》對鄧析之流的肆意詭辯作出分析和警告:「故辯而不當理則偽,知而不當理則詐,詐偽之民,先王之所誅也」。是的,專門詭辯生亂、搬弄禍端的鄧析被駟歂所殺,此因駟歂要與晉國開戰,不殺鄧析不足以「攘外必先安內」。殺了鄧析,「民心乃服,是非乃定,法律乃行」。
《港區國安法》公布之後,香港的鄧析之流驚懼者有之,隱退者有之,犯了官司已被拘拿和檢控者有之。然而,還有一些不知好歹之徒仍在搖唇鼓舌,續發謬論,以為他們那套詐偽之辯還能夠興風作浪,把希望寄託在立法會選舉之上。以香港亂局未平,攘外安內皆形勢嚴峻來看,他們的三寸不爛之舌尚大可逞其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