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寧市委常委兼政法委書記張輝,日前悄然調任山東省地質礦產勘查局副局長。生於1980年的張輝,曾是聞名全國的官場新星。2002年畢業於名不見經傳的山東經濟學院,隨後便借助裙帶關係青雲直上,多次升遷,2007年便官居共青團山東省委副書記。2011年,31歲時又調任濟寧市委常委,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市委常委,一時間聲名大噪。
張輝在濟寧任職已近10年,去年曾被山東省委組織部公示擬任設區市副廳級領導職務,但此後再無下文,直到此次黯然他去。非常巧合的是,2015年共青團浙江省委書記周艷,也貶任本省地質勘查局副局長。與張輝的去路一模一樣,難姐難弟,同病相憐。只不過相比之下,周艷早已官居正廳,卻降格下派,更加吃虧。
歷史上,特別是1980年代,由於幹部斷層,青黃不接,共青團成為培養年輕幹部的快速通道。各省團委書記,往往平調市長、市委書記歷練,數年間就可晉階省部級高官。
但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之後,風雲突變,共青團系統成為重點清理整頓的對象,被扣上了「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等四化帽子。共青團的「青雲梯」作用不再,反而成為負資產,大批團幹部被邊緣化,投閒置散。張輝、周艷都是典型例子。另外,如原江蘇團委書記練月琴擔任省台辦主任,廣東團委書記譚君鐵擔任省出版集團董事長,也都已遠離權力核心,難有大作為。
新舊的對比更加直觀。以山東省為例,從80年代至今,歷屆的團委書記,前期的全部都得以快速升遷。楊傳堂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交通部黨組書記;趙樹叢在國家林業局局長任上退休;李群現任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劉慧晏現任遼寧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而進入新世紀以來的歷任團委書記,趕上了十八大後的新時代,紛紛蹉跎止步。2002年至2006年擔任山東省團委書記的陳偉,2015年在棗莊市委書記任上辭職,後下海加盟了一家民企。繼任的張光峰,歷任濱州市長、市委書記,去年剛滿50歲便退居省人大二線,完全失去了昔日30幾歲官拜正廳的風光。即使如李群這種早年得以晉升副部的團幹,由資深地方大員進京擔任部委普通副職,也等同於提前靠邊站。
其他省份亦大同小異。與陳偉同時代的湖北團委書記李新華、貴州團委書記廖飛,都已經正廳級接近20年,兜兜轉轉,江河日下。尤其是廖飛,當年32歲官拜團委書記,是全國最年輕的正廳級幹部,一晃間已年過半百。
當然,也有例外。與這幾位同批擔任浙江團委書記的趙一德,累升浙江省委常委、河北省委副書記,今年7月調升陝西省長,成為目前官場最年輕的正部級高官之一。
可見,所謂團派標籤也是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有人在新時代出局,有人則在新時代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