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百年不遇

全球經濟發展最有競爭力、也最具發展動力的國家,主要集中於東亞、東南亞,以中國為中心,但上下游分別在日韓和東盟國家。過往一、二十年的發展,已經構成了全球最大、增長最快的製造業體系。今次新冠肺炎疫情,東亞與東南亞受打擊最輕,經濟社會恢復最快,使世界工廠的功能作用更進一步深化擴展。與歐美及其周邊的經濟外延體系仍然陷於疫情水深火熱相比,顯示出東亞、東南亞的優勝,相互的差距擴大。21世紀正堪稱亞洲的世紀。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在這個時候應運而生,把東亞、東南亞的發展作總結,也作一個重新更大發展的開始。這是積幾十年人民和政府的努力,克勤克儉,篳路藍縷,也加上大疫中的偶然因素,促使東亞、東南亞各國排除分歧差別,締結出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議,勝於美國的北美洲自由貿易協議與歐盟為中心的東歐與環地中海經濟體。

當疫情迫使各國封國鎖城,分割市場,RCEP卻在打破阻礙,構建即使在疫情中還可以通行的自由貿易體,更凸顯出亞洲人的文化、智慧和體制能力。差別便可見於:為甚麼東亞、東南亞的疫情可控,患病與病死人數少,而歐美發達先進的國度裏,疫情失控、政府無力、死病眾多?是歐美國家文明先進,抑或是曾受歐美殖民和勞役的國家實際上更為文明先進?

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已經全球化,擴及南美,覆蓋百多個國家,但重心還是歐洲與東南亞,更佳的發展是中日韓3國協力,首要當然是建設已有一定基礎、社會文化相近的東南亞。日本自上世紀80年代日圓升值以來,已深耕東南亞。但日本已趨去工業化,在製造業方面被中韓緊迫,國際市場的佔據率已大不如前,外貿開始出現逆差,變成依靠海外收入來平衡國際收支;在海外製造業投資乃至基建,比不上中韓,就技術資金方面尚佔優。

在東南亞,中日韓3國分工互補,在競爭中合作,將可推動東南亞的大發展,使區內的數億人口可以形成極具競爭力的生產體系和市場。RCEP的作用便是使中日韓東盟一體化和經濟上減少差距,造就更大的經濟社會共同體,並以全球最大的規模優勢來用技術創新推動製造業的持續升級、經濟結構的優化,以對比歐美的金融化、去工業化和社會兩極分化。

RCEP是東亞、東南亞百年不遇的機遇,澳洲、新西蘭只是邊陲附庸。東亞、東南亞能整合發展,中國便大有支持和屏障,「一帶一路」發展更落在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