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詞有理: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國泰航空大裁員,滙豐銀行銅獅重見天日,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其實兩者有共同遭遇,同樣經歷暴疫劫難,前者苟延殘喘,後者也是日子難過。滙豐銅獅重見天日,是否表示否極泰來,目前言之尚早。

國泰和滙豐都是生於斯、長於斯、壯於斯的英資大企業,在香港收穫了不少成果和榮譽。但奇怪的是,他們並沒有好好珍惜這個賴以發迹的地方,反而經常做一些吃飯砸鍋的蠢事。就以國泰來說,本已問題多多,加上政治歪風入侵,更是烏煙瘴氣。去年爆發反修例黑暴後,國泰管理層縱容員工鬧事,甚至有機師涉暴動罪被捕也沒有被停職,照樣大模廝樣「和你飛」,若不是國家民航總局出聲示警,還不知要亂到甚麼地步。禍福無門,唯人自招,國泰陷入窮途末路,不正是自作自受嗎?

滙豐銀行與香港淵源更加深遠,在此生根、發展逾一個半世紀。然而,當年面對回歸問題時,滙豐卻急急帶頭遷冊,總部改設於倫敦,將香港棄如敝屣。最諷刺的是,滙豐遷冊後在海外的發展處處碰壁,蝕多賺少,更遭美國重罰,只有香港和內地業務持續發展,一直作為主要盈利來源。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滙豐在歐洲區虧損逾三十億美元,其他地區也乏善可陳,要不是香港和內地合共提供六十多億美元盈利,其業績勢必全盤見紅。有人說滙豐忘恩負義,可謂一語中的。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國泰和滙豐由盛而衰,意味着英資風光不再,也意味着香港繁華消散。當今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西方日暮途窮,東方蒸蒸日上,國泰和滙豐都離不開大中華市場,若想重新振作,就必須端正態度,不能再首鼠兩端。特別是滙豐,既然主要盈利來自大中華區,歐美業務又諸事不順,為何還不檢討註冊地?為何不將總部遷回香港?須知今時不同往日,英資企業在香港得了便宜還賣乖,終將受到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