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結果如何?

林鄭月娥為首的特區政府心態依然沒有改變,對內地只是要求「惠港」政策,卻不去考慮怎樣在香港努力來配合內地發展,有所貢獻。

單只考慮「惠港」政策,主要基於現有的利益、既有的條件,盡量不變。而要中央給予的「惠港」政策來取得本來沒有的額外好處。反過來,有了「惠港」政策,香港原有的既得利益便是雪中送炭或錦上添花,不需進行改革、改進、改善了。這樣政府的取態便是全力維護現有利益,抗拒改革,政府的政策也不需更新改變,香港的利益增長便全依賴中央政府了。

然而,「惠港」政策可以推動香港的發展嗎?

香港現時的結構性問題是金融化與去工業化並存。金融化排斥其他收益不如金融服務業的行業,製造出少數高收入群,加劇貧富差別,提高房產等的資產價值,促成房屋問題。去工業化則減除中等收入職位,打擊中產階級的增長和向上流動,移除製造業帶來的知識、技術與創新能力。餘下的低生產率的消費性服務性行業,或可維持較高的就業率,卻是依賴內地消費轉移,本地升級轉型發展不易。

於是,「惠港」政策是助既得利益進一步鞏固它們的利益,也便是不對香港現有的結構矛盾作出破解。而若政策是要解決香港的結構矛盾,便是打擊既有利益,利於全港和未來的發展,而不是政府所慣常掛在口的「惠港」政策了。關鍵因素是中央政府會怎樣決定,是聽從特區政府要求,為香港既有利益和現有結構要求的「惠港」政策?抑或是以克服香港結構矛盾出發,中央重新界定的「惠港」政策?

觀乎中央政府否決特首原來的施政報告,顯示出中央政府不會任特區政府擺布,自有主張。可是,特區政府沒有適當的大腦,也不聽取香港社會內部的意見,它可以怎樣修改施政報告呢?在倉促之間,特首林鄭及政務官們可以改變思維方法,突然間開竅聰明?但即使他們突然聰明起來,或IQ破頂,政策不可能拍腦子出來。製造恰當的政策需要廣泛和深入的政策研究,中外經驗比較,幾個月時間走訪中央部委便可達到嗎?

主導的還是中央政府。然而,中央政策會怎樣決定呢?特區政府在走訪中央部委時,會怎樣討論有關政策呢?特區政府心中無數、無策,怎樣可與中央部委商討?也還會是一直以來要求特殊照顧的「惠港」政策。似乎中央出手,在政策方面複雜得多,不如國安法與全民檢測那樣簡單容易。

且看結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