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內地遊學團

怎樣幫香港這一代的年輕人認識國家?

一說是讓香港年輕人多往內地走訪,了解內地是萬眾一心,努力建設,也初有成果,不少地方可以媲美香港,甚或超越。這樣做方向是對的,但怎樣執行呢?

香港組織學生往內地參觀和遊學團也有不短歷史,規模頗大。特區政府每年都支出大量公帑資助本地學生到內地訪問、交流、參觀,但這麼多年下來,效果如何呢?

去年反中示威暴動的上萬大中學生應該不少都有參與由學校組織、政府資助的內地團,其中也有不少是從內地來的新移民,為甚麼他們竟然變得激烈反對內地、仇視內地呢?若依樣這樣做,擴大規模,會帶來不同的效果嗎?

學校辦的內地團,多是走馬看花,吃喝玩樂和參觀美景為主,當然也有與內地學校交流,卻亦匆匆草率,不少學生特別小學生,事後連去過的城市、地方也記不清楚。怎樣了解內地、產生歸屬感呢?這些內地團,老師辛苦、學生辛苦、公帑支出,實際有多少教育效果?關鍵在於二處。

一是沒有清楚的主題,太重走馬看花。一如旅行團的行程匆忙,為甚麼不可以集中主題,在一個地方,走訪之餘,除了導遊的介紹,為甚麼不可以組織由內地專家主持的講座,比較深入介紹當地情況。

例如,在珠三角可參觀江門的中車車廠,高鐵的樞紐車站。坐上一程高鐵,使學生體會高鐵,講解高鐵的發展。也可參觀廣汽和比亞迪的新能源製造車間,看新的車型設計與生產,了解中國純電動車和氫動力車的發展藍圖。此外還有無人飛機、無人車、無人船在珠三角的研發生產、機器人工廠和華為等的設施。這樣的主題參觀,對學生的啟發,由知識到國家的認同,更為有效。

與其參觀林則徐燒鴉片和炮台,倒不如帶學生看十三行的興衰,騎樓的生態,沙面租界,以至荔枝灣河道環境的修復等,這樣才可把歷史教授得更深刻清楚。要看文化,順德的家廚烹調,各種本地獨特的食材,可了解嶺南文化。

二是有主題,還可找本港和內地的專家事前或途中講解,對學校教師也是難得的學習機會。不過,對學生與教師要有好的效果,學校的課程要有所連接,例如中文、中史、通識等。但現時卻難連接,不是匆匆草率,便是無處可連。內地團變課外活動,成為雞肋,甚或棄之不惜。

教育要紮實,要用心,不能走過場,交差了事。若還是這樣,對香港年輕人不會有作用,他們更且會拒絕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