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5個月電騙呃走1.8億

疫情下香港經濟轉差,為了「搵快錢」電話騙案急增,由於騙徒手法層出不窮,大量市民易墮陷阱,甚至有長者慘被騙去畢生積蓄逾二千萬元。警方表示,單在今年一至五月,電話騙案的數字已由去年同期的二百零七宗、上升至五百卅二宗;涉及金額更高達逾一億八千五百萬元,比去年上升逾三倍;當中以六十一歲至七十歲的長者受害人個案升幅最高,情況令人憂慮。東九龍總區重案組署理總督察崔庭銳呼籲:「總之咩都係假,所有來電都係假!」

東九龍總區防止罪案辦公室主任署理總督察馮家恒表示,警方在本年初開始留意到電話騙案有上升的趨勢,截至今年五月,相關騙案的損失金額已逾一億八千五百萬元。崔庭銳則指,警方在今年首五個月所錄得的電話騙案數字有五百卅二宗,比去年同期上升約一點五倍,而當中涉及金錢損失的個案約有五百二十宗,較去年同期的一百九十九宗、上升約一點六倍。個案中主要涉及兩類行騙手法,分別是「猜猜我是誰」及「假冒官員」。

政府派一萬 恐成騙徒新招

另一方面,警方亦留意到政府在六月尾推出的一萬元現金發放計劃,很大機會成為騙徒的「新藉口」,以受害者已在計劃中重複登記為由,讓其提供個人資料,因此提醒市民小心防範。

警方指,在所有受害人中,只有約三成被騙去個人資料或網上理財密碼,但損失金額已有約一億五千萬元,佔全數損失金額約八成。另外,約一半受害人是六十歲以上年長人士,損失金額共約一億元,即是人均損失約卅八萬元,崔表示:「講緊嘅係廿二年半的生果金!」根據警方數字,當中以六十一歲至七十歲的長者受害人升幅最高,由去年一至五月的四十六宗、上升至今年同期的一百卅一宗,升近兩倍。

八旬婆婆失逾二千萬積蓄

在今年一至五月間,損失最大的一宗個案,涉及高達二千一百萬元。受害人是一名八十四歲婆婆,她當時接獲一個內地的來電,指她涉及一宗內地洗黑錢案,騙徒要求她開設一個網上理財戶口,以及交出戶口的密碼及個人資料,要她把所有存款放到該戶口中,以進行「資產審查」,更要她每日匯報行蹤,否則威嚇其「親朋戚友會受牽連」。受害婆婆不虞有詐,按指示而行,其後發現畢生「血汗錢」不翼而飛,始知受騙而報警。

崔強調,「咩都係假,所有來電都係假」並指出任何經電話、社交媒體中,自稱是警察、公安、或檢察官的人員,要求任何人交出銀行或個人的資料,皆是詐騙。他稱:「當你接到任何來電,都當佢係電話詐騙嘅時候,騙徒就一定不會有機可乘!」警方呼籲,若市民有懷疑可打18222向警方求助。記者高詩敏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