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圍觀:善用剩餘優勢 穩金融中心地位

近半年香港社會失去互信,內部嚴重撕裂,本地營商環境更出現大倒退。香港在國際市場、區域市場及內地市場中的定位急劇生變,以往的太平境況,如今恍如隔世。幸好是社會動盪期間,香港金融市場尚算穩定,大型集資活動繼續進行,市場反應相對理想。

內地巨型新股回歸 確立港定位

九七回歸後,香港資本市場一直緊扣國家發展的脈搏。中國內地一方面運用自身的資源,亦充分利用香港國際資本市場的優勢,結果產生巨大的協同效應。事實上,經歷了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以及二○○八年環球金融海嘯,香港都能安然度過。香港金融市場與國家及本地經濟共同成長,發展成為環球具影響力的金融中心。而香港作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世界的金融樞紐,在地理區位、金融市場、人力資源及資本配置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在內地資本市場改革發展過程中,香港金融市場以及香港的金融人士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早前有內地超級大型新股回歸香港資本市場,互惠互利,為投資界帶來一系列正面作用,首先確定了香港作為中國國際資本市場的定位及優勢,二來在經濟面臨挑戰的環境下,香港市場仍能發揮正能量,吸引國際及本地投資者完成這次世界級的融資。

互聯互通機制 助擴市場吸投資

更重要的是可以將香港市場的廣度及深度擴大,吸引更多投資者聚焦香港、匯集在香港。互聯互通機制已經締造了港股大變局,而未來不斷增強的新經濟動能則將使得香港市場更加生機勃勃,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將更加穩固。

金融市場是支撐社會的重要產業,尤其早前香港特區政府公布本財政年度首七個月錄得赤字近千億港元。當然赤字情況與薪俸稅及利得稅等主要收入,大多在財政年度後期收取亦有關。不過,在目前環球及本地局勢不明朗的情況下,香港經濟未來或將面臨更大挑戰,更需要關注財政赤字衍生出的相關問題。

財赤勿忽視 檢討規劃不宜遲

香港已步入技術性衰退,全年經濟或有負增長的可能。與此同時,特區政府收入在短期內很難復原,始終營商環境,旅遊業、零售等關鍵產業均出現倒退。在經濟活動欠佳的情況下,特區政府更需要有更多支出,加强扶持中小企業等等。目前,香港宏觀經濟結構正面臨根本性的調整,國際市場對香港或已根本性改觀。故此,香港必須重新從長線規劃進行改善,社會各界需要嚴加準備,克服挑戰,穩守目前仍存在的剩餘優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