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廁「臭」名遠播,廁所舊、設施殘、管理差三大弊病,審計署署長最新一份報告書發現,食環署管理全港約八百個公廁,但多達兩成五公廁超過十年從未翻新,其中有公廁已沿用十八年至今;即使有翻新工程,施工亦冗長緩慢,截至今年八月,翻新計劃下仍有八十四個公廁工程沒完成,當中逾半獲批款納入翻新計劃已四至八年,即拖足八年仍未獲翻新;有公廁的重置工程遭當區村民以「風水」理由反對而停工。審計署促食環署及其委託推行公廁工程的建築署加強監管、採取切實措施改善。
本港有七百九十八個公廁,食環署早於二○○○年起推行公廁翻新計劃,將設計過時、使用率高、位於熱門景點及損耗嚴重的公廁納入翻新工作。當局早前再增撥六億元資金,自今年起的五年給食物環境衞生署加強翻新公廁,然而,審計報告「食物環境衞生署規劃、設置和管理公廁的工作」一章透露,食環署翻新公廁的工程進度緩慢,獲批納入翻新的一百六十個公廁中,至今仍有四十四個拖足四至八年未完工。
當中一個嚴重延誤的公廁翻新個案拖足八年,元朗一個公廁一一至一二年度納入翻新計劃,地區諮詢無收到反對意見。一四年動工時食環署卻接獲區內人士反對,要求不可擴大範圍增設暢通易達廁所,政府最終刪除有關項目。其後居民又要求公廁要裝設生物處理污物系統,一輪爭拗後工程一拖再拖。公廁去年尾終動工,卻因結構磚牆狀況欠佳而停工。原本僅需兩至三年的工程翻新時間,該公廁目標完工日期拖至今年十一月,耗時八年。
在圍村翻新或重置公廁易遇阻撓,審計署指建造或重置公廁一般僅需九個月,但不少公廁經常延後完工,一個北區公廁重置工程較目標完工日期延誤足足有十一個月。政府一六年向承建商發出施工令,翌年一名村代表突指新公廁會引起「風水」問題而要求停工,經商討後政府承諾為公廁進行美化工程。該公廁期間又因施工緩慢、使用了不合格結構物料而不斷延誤,一波三折後終在去年九月落成。惟村民反對在美化工程完成前開放公廁,結果又拖一年,最終上月才使用。
此外,政府原定於一二至一三年度取締全港所有鄉村旱廁,改為沖水式廁所,但至今竟仍有五十一個旱廁。食環署解釋指部分旱廁改建會涉及私人地段,部分則遭區內人士反對等,至今仍未成功改建。審計署批評,食環署規劃及重置公廁工程進度緩慢,需加快行動滿足需求,並要求聯同建築署在切實可行範圍內盡快改建所有旱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