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審計報告踢爆食環署對公廁維修及保養不力,署方審查過去三年公廁維修保養的數據,發現短短三年間,公廁需維修項目大增三成三,損壞大幅增加的公廁多屬使用率高公廁,特別是位於旅遊景點。當中有一個公廁多達廿九處損壞,包括五個廁格被鎖或堵塞,審計報告指這些小型維修理應在獲悉後廿四小時內進行修理,但食環署卻「懶懶閒」置之不理。
審計報告指出,食環署近年轉介進行修理的公廁損壞項目不斷增加,由二○一五年的一萬三千二百九十個,增至去年的一萬七千七百三十二個,增幅達三成三,此增幅並非來自公廁數量上升。食環署聲稱沒有每間公廁進行維修的損壞項目數字,審計署是透過審查公廁進行維修保養的整體發現問題嚴重。
報告續指,部分公廁經常需維修,有六間公廁維修保養平均每年有八十九至一百廿八個項目不等。實地視察發現一間公廁的損壞設施數目多達廿九項,包括十個衣物掛鈎損毀;九個廁紙架損毀;五個廁格被鎖或堵塞;三廁板蓋損毀等。這些小型維修理應於知悉後廿四小時內處理,惟仍有一百五十個涉及小型維修的項目,於今年五月已發現損壞,截至六月仍未作修理。
此外,本港公廁男女廁格比例應為一比二,但審計署發現多達五成三的公廁不符合比例,部分甚至沒有女廁。食環署解釋,大部分不符合比例的公廁都位於新界,面積通常較小,廁所只有四至五個,無法進行擴建。審計署要求食環署應在可行情況下按指引規劃公廁,並盡快檢討所有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