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寶庫:飲食 胃酸 幽門螺旋菌 辨識敵友預防胃癌

胃癌病發率在全球各地均有下降趨勢,可是在香港它仍位居十大常見癌症之列。胃癌的成因與胃酸分泌、幽門螺旋菌、飲食習慣、家族遺傳及長期吸煙等有密切關係。

胃酸既是胃病的朋友,也是敵人。胃酸分泌過多可引致十二指腸潰瘍,過少則會導致胃黏膜萎縮、加速其他細菌增生,增加致癌機會,只有分泌適量才能確保胃與腸道的健康。幽門螺旋菌是胃癌的主要成因。幽門螺旋菌可引致胃發炎、胃酸分泌減少,長期炎症亦可誘發基因病變而致癌;但幽門螺旋菌有壓抑胃酸分泌的功能,反而可以減緩胃酸倒流的情況。胃癌又跟發炎位置有關,如果是整個胃發炎,胃酸的分泌則會減少。許多胃癌病人均出現胃酸不足問題。而如果只是胃竇發炎,胃酸分泌反而會增加,患上十二指腸潰瘍的機會也會提高。

有家族病史 40歲後宜定期照胃鏡

高鹽分及醃製食物會增加胃癌的風險,全球胃癌病發率最高的地區是東亞,如日本、韓國及中國;香港屬於中風險地區。第一期胃癌的痊愈率高達九成,但香港沒有相關的普查計劃,加上初期病徵不明顯,較少人能及早發現。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士,患癌機會較一般人高兩倍以上,建議四十歲後定期去做胃鏡檢查。此外,感染幽門螺旋菌的患者需盡早接受治療,服用抗生素殺掉細菌,減低患上胃癌的風險。

如欲了解更多資訊,可參加港大醫學院12月15日在香港科學館演講廳舉辦的《育醫造才:探索醫學世界》講座,11月30日開始在網上www.med.hku.hk/publiclecture 接受登記。詳情請致電3917 9212查詢。

梁偉強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內科學系臨床教授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