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躁狂抑鬱症患者除了感到煩躁、抑鬱和焦慮不安外,情緒大起大跌,突然變得高漲亢奮和自信心爆棚,可能是病發警號。本港約百分之五人患此症,患者情緒在短時間內出現反覆和極端變化。病徵難以識別,近一半患者初期被當作抑鬱症治療。有女患者焦慮過後誤以為病愈,瞞着家人自行停藥,最後豪花近十萬元瘋狂購物,始發現病情加重。
年約五十歲的Wendy,十七年前開始受抑鬱情緒困擾。她最初因兒子升中,擔心無法負擔學習費用,每晚只能入睡兩小時,服安眠藥亦無法改善失眠,變得不願進食、洗澡,更企圖自殺,最後家人報警將她送院。
半年後出院,初期無異樣,她以為「好番」,更瞞着丈夫停藥兩個月。她說,當時爆發出開衣飾店等「創新」意念,經常情緒亢奮,認為自己「無敵」。為答謝患病期間家人照顧,她更在一個月內花近十萬元瘋狂購物慶祝,因而陷入經濟困難。她最後再次跌入情緒谷底,求醫後確診躁鬱症,留院一個月。
她憶述,患病首七年,反覆進出醫院七次,期間因出現小腿抽筋和翻白眼等藥物副作用,又再自行停藥。直至近年轉用副作用較少的新一代藥物,才增加服藥依從性,病情轉趨穩定。她現時仍需服藥,定期覆診。
香港生物精神醫學會會長王明爍表示,近半數躁鬱症患者有較明顯抑鬱症狀,初期多被當作抑鬱症治療。躁鬱症主因腦神經遞質運作不穩定引起。部分人經歷令情緒波動的大轉變,無論好壞,例如升職或失婚,均可誘發躁鬱症。
患者需長期服鋰鹽藥物和治療癲癇症的藥物改善腦神經細胞萎縮問題,穩定情緒。若延誤治療或自行停藥,長遠令腦部認知能力、記憶力和專注力受損,亦增加病發機會,嚴重者萌尋死念頭。他建議,持續受情緒困擾人士應盡早求醫。家屬應多給予支援,鼓勵患者持續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