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節奏急促的社會中,很多人因面對不同競爭,結果犧牲了健康及家庭時間。競爭所帶來的巨大壓力不僅造成心理上的困擾,如焦慮和抑鬱症,更可能使身體出現高血壓、肥胖、頭痛、疲倦、失眠等毛病,或暴食、厭食、酗酒、濫用藥物、疏離親友等行為轉變。雖然我們或多或少感受到壓力是這些問題的根源,但卻難以確定它是身體出現問題的原因。
當人面對壓力時,身體會釋出賀爾蒙使心跳及呼吸加速、肌肉緊繃,以準備面對或逃避壓力,這時便要放鬆身心,它有助紓緩壓力,令人平靜。紓緩壓力的秘訣在於定期做運動、培養嗜好、多進行社交活動。慢慢地深呼吸、放鬆全身肌肉、在腦海中回想可以平靜自己的事情、瑜伽、太極、氣功都可以使人排除雜念,放鬆身心。
「正念靜觀」是另一種可以協助放鬆身心的方法,近年獲不少研究證明在焦慮、抑鬱症和痛症患者的效用。它源於佛教,現已演變成與宗教無關聯的冥想方式,用作孕育覺察力及增強注意力。「正念靜觀」創始人之一喬恩•卡巴金(Jon Kabat-Zinn)形容它為「有目的地、不批判地集中精神,注意當下」,練習時以舒適的姿勢坐下,專注於呼吸節奏及對當下的感覺,拋開所有有關過往及將來的雜念。如果你懷疑壓力導致身體出現毛病或現行方法無法有效抗壓,你可以向家庭醫生求診,醫生會為你提供適當協助。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
助理教授陳芸醫生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 爆料熱線: | (852) 3600 3600 | 電 郵: | news@opg.com.hk | 網上爆料 |
傳 真: | (852) 3600 8800 | 手機網站: | m.on.cc | ||
SMS: | (852) 6500 6500 | MMS: | ireport@on.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