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

商語廣播:BIT談成 中美共贏

作為當今世界上經濟總量最大的兩個國家,中美關係對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影響至巨。昨天提到「中美雙邊投資協定」(中美BIT)談判已進入快車道,其中一個重要標誌,是中美雙方均同意可通過第三方仲裁機構來解決貿易争端。據中國前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日前在博鰲論壇上透露,所謂的第三方仲裁機構,是隸屬世界銀行下面的一個專門機構。

聯合國貿發會資料顯示,截至去年二月,全球已經達成三千多個投資協定,但由於中美之間尚未達成類似的協定,以致雙邊的直接投資遠遠落後於兩國貿易的情況。以二○一四年為例,中美貨物進出口額近六千億美元,但美國對華實際投資額只有二十六億美元,而中國對美投資亦僅為八十餘億美元(不包括購買美國債券和個人置業)。

美國財政部承認,前年收購美國企業的外資買家中,遭到美國國家安全官員審核最多的是中資企業,累計高達六十八件,佔總量二成。其中有中國企業欲併購美國某晶片公司被封堵;另中國三一集團有意收購俄勒岡州的幾個風電場,也因為地點太靠近海軍訓練場而被阻止。

美國研究機構指出,如果中美成功簽署雙邊投資協定,未來五年美國將有望在中國新闢一個二千億美元的投資市場;中國對美國的投資亦將達到一千五百億至二千五百億美元之間。換言之,只要中美BIT談成,美國企業可以進入中國更多尚未開放的市場,而中國企業亦可收購和投資美國一些高科技企業和項目,吸收更多先進技術,可說互利雙贏,皆大歡喜。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