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大道之行:突破樽頸解決問題

郊野公園佔了全港土地的四成,在政府官員眼中,經過公眾諮詢、從長計議之後,倘若主流民意認同收回一小部分對自然環境影響甚小的公園用地,撥歸興建房屋,應該可以考慮。

民間團體及環保組織堅決反對打郊野公園的主意,認為本港有大量棕地,政府應秉持「棕地優先」的原則,收回棕地興建房屋,絕對不能動珍貴的郊野公園土地。

梁振英如何看待郊野公園,是一個政治上頗為敏感的議題。在二○一二年發表的行政長官競選政綱之中有一段精警的描述,「完善郊野公園的保育及發展,分階段擴充海岸公園,並視乎需要發展各類保護區,以擴充香港的生態容量」。

按文理講,梁振英不單不會動郊野公園,還要進一步做好保育及發展,市民應該可以放心。不過,政治現實可能有所改變他的取向,尤其房策是他施政的重中之重,為兌現建屋承諾,難道不會心動嗎?

值得注意的是,在《施政報告》之中,梁振英留下一條伏線,可進可退,端看民意的走勢。二○一三年一月時他表示,政府會務實進取,與民共議,迎難而上。去年一月,進一步以「長遠規劃與民共議」為題,直言「為徹底改變土地長期供不應求的現狀」,政府計劃與社會各界舉行多方討論會,將邀請專業、環保、青年等團體,還有地區人士共商大事,在取得共識之下,可突破樽頸,以解決問題。郊野公園真的不能動嗎?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