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通車未有期 最怕無花空折枝

原定明年啟用的港珠澳大橋,由於香港工程延誤又超支,隨時淪為爛攤子。一條大橋波折重重,既反映了港府的無能,亦見證香港的沉淪。

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命途多舛,先後遭遇司法覆核挑戰及致命工業意外,影響工程進度,最近又爆出口岸人工島飄移六至七米的問題,簡直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雖然港府堅稱建造人工島採用不浚挖填海方式,出現飄移是正常現象,然而工程界普遍質疑移位的幅度不尋常,很可能同前期勘探工作不準確、導致鋼筒插入淤泥不夠深有關,不能不令人擔心拖延及超支問題雪上加霜。鑑於大橋工程展開數年,已經投入重金,不可能中途而廢,港府只能硬着頭皮繼續建下去,惟在目前的政治氛圍下,要向立法會申請追加撥款勢必遭到拉布狙擊,進一步影響工程進度,造成惡性循環。大橋進退兩難,港府要收拾這個爛攤子談何容易。

雖然澳門口岸建設也出現滯後問題,但情況與香港有所不同。澳門主要是人工島填海等待沉降,是工程界預期之中,不會影響工程進度。至於新城A區的進度雖有滯後,但仍可使用後備方案解決,即搭建臨時棧橋,連接珠澳口岸及人工島。只要年內啟動後備方案,完全可以趕得及明年如期通車。事實上,澳門方面建橋只有技術問題,沒有政治問題,香港立法會拉布的一幕絕對不會在澳門出現。

港珠澳大橋是由中央牽頭的跨境大型工程,三地分工合作。幾年下來,三地施政能力高下立判,珠海方面穩步推進,進展順利,可以如期完工;澳門方面出現滯後,但可以迎頭趕上;只有香港方面一拖再拖,通車無期。當然,這只是港府蹉跎歲月的縮影,同為跨境工程的高鐵也陷入施工不同步的處境,全長逾一百公里的高鐵廣深段早已建成通車,而長度僅及廣深段四分之一的香港段卻問題不斷,一再延誤,淪為資金無底洞,並引發無數政治爭拗。

說來可悲,港珠澳大橋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已經由商家提出,當時香港經濟蓬勃發展,物流業興旺,大橋若早日建成,香港必能如虎添翼。三十年過去了,香港經濟衰退,物流業大不如前,由世界第一貨櫃港降至第五位,不僅被新加坡後來居上,更被上海、深圳、寧波等內地港口超過,商家亦由當初積極倡議到興趣盡失,由政府承擔所有經費,可見大橋建造已錯過最佳時期。有人擔心大橋即使終有一天建成,也會淪為「無花空折枝」的大白象工程,決不是沒有道理。

如果說杭州西湖的斷橋勝景可以為騷人墨客提供無窮的靈感,那麼港珠澳大橋隨時淪為「半橋」,就是香港星輝暗淡的印記。高鐵及大橋都是跨境工程,香港全部「拖後腿」,不僅累己,而且累人,這不正是港府胡混度日、香港競爭力每況愈下的見證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