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民生樣樣差 生活質素怎會好

生活質素是反映人們生活環境和生活品質的指標,包括物質的和非物質的,近年香港亂象叢生,發展停滯不前,競爭力每況愈下,社會環境日益惡化,生活質素自然跌跌不休。

中文大學研究顯示,二○一四年度香港生活質素指數低於二○一三年,反映整體生活質素在過去一年下降。今次調查的範疇由三個增至五個,包括健康、社會、文化與休閒、經濟、環境,在二十三個指標中有十一個下跌,其中社會分類指數跌幅最明顯,而經濟分類指數更連續十年下跌,創下二○○二年有紀錄以來最低水平;另外,物業負擔能力指數同樣創下新低。

這個調查結果並不令人意外,香港問題千頭萬緒,深層次矛盾空前激烈,既有政治和社會方面的因素,也有經濟和民生方面的原因,在各種困擾之下,生活質素下跌乃意料中事。就以經濟來說,多年來產業結構單調的問題一直沒有改善,原有的四大支柱搖搖欲墜,新的產業又在雲深不知處,只能靠食老本過日子,前景堪憂。尤其是目前外圍環境不明朗,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美國又隨時進入加息周期,而訪港旅客又持續減少,以及消費模式改變,旅遊及零售等相關行業步入寒冬,更是令整體經濟蒙上重重陰影。

世界經濟論壇日前發表的全球競爭力排名報告,香港雖然守住全球第七位,但金融市場發展水平的排名則由第一滑落至第三,在創新方面更只能排於二十七位,可見香港優勢漸失,不進則退。在今年的全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榜中,香港首次被深圳超越,失落保持了十多年的桂冠,不是沒有原因。

除了經濟面臨困境,房屋問題更是揮之不去的噩夢,中大調查顯示港人物業負擔能力創下新低,已足以說明一切。以一個年收入二十萬至三十萬元的中等家庭計,不吃不喝不消費超過十四年,才能購買九龍區一個三百多呎的細小單位,遠遠高於國際健康水平所需的五年。事實上,本港樓價自二○○三年中觸底回升,期間只有在全球金融海嘯期間出現短期調整,基本上是長升長有,即使政府推出連串辣招也無濟於事。雖然最近樓市交投淡靜,似有逆轉的趨勢,但對於無殼蝸牛來說,置業上樓依然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可以見到,今日香港劏房遍地開花,連由貨櫃、豬欄、雞場改建的居所也成為搶手貨,許多人連安居樂業也做不到,生活質素怎麼可能不下跌呢?

一葉知秋,生活質素連年下跌,正是香港日益沉淪的縮影。當然,港府不是不知問題所在,也不是不想解決問題,奈何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加上社會政治化,反對派為反而反,施政阻力重重,寸步難行,即使有甚麼發展大計,也只能淪為空談。「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百年繁華成為歷史,香港在落日餘暉中獨自憔悴,生活質素恐怕低處未算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