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與反對派溝通乃開胃小菜

這一陣子,朝廷官員和香江反對派各「非激進」人物頻頻相晤,「溝通交流」,營造政改泡湯後的「新氣象」。然而,具體談了甚麼,對外含糊其詞。港人相信,他們談的一定是香港事,然而卻不想讓港人知道,如此做事,不夠地道。

今次政改泡湯之時,公民黨的湯家驊宣布退黨、辭去立法會議員,成立智庫,走「中間路線」。民主黨的一些「持不同政見者」也和自己的「中央」鬧翻,對「八三一政改」方案袋住先。失敗後,也說要走第三條道路。當時,朝廷沒有立刻表示歡迎。那時,對整個反對派朝廷鬥爭勢頭正猛。輿情和反對派「主流」也對「中間路線」、「第三條道路」漠然置之,多認為他們走不通,很快就會在政壇消失。

香港政改還能不能向前走,取決於朝廷和反對派能不能真的總結經驗教訓,真有誠意「而今邁步從頭越」,尤其是朝廷能否「放鬆」。就像當年國共談和談打,都是他們自己的決定、自己的事,幾時輪到民主黨派「第三種勢力」揮旗喊話、從中奔走?只是為了統戰和客氣,國共都會在有需要的時候利用「第三種勢力」一下,與對手「捉棋」。何況當年的「第三種勢力」能量還不小,組織有「八大」之多。

如今朝廷對香江反對派乃泰山壓倒之優勢,所謂「中間路線」更是力量極其微薄,談不上有任何影響力。朝廷要怎麼「玩政改」,怎麼「貫徹落實一國兩制」,只在「一念之間」,主動權、主導權全在自己手裏。反對派「頑固到底」固然是「死路一條」,中間路線也沒有「與之磋商」的價值。

不過,天朝乃泱泱大國,又早已對外宣稱實施一國兩制的天才構想、制度創新,要氣度恢宏,德被四方,總應該寬和示下,與反對派溝通交流不過是開胃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