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明清思想

最近與老朋友商量,準備搞一個系列研討會或課程:討論中國在宋代以後,特別是明清兩代的思想發展。

小時候我們讀宋明理學,也受南明清初顧炎武、黃宗羲啟發。及長,嘗試看民國之後的新儒家思想,包括新亞的唐君毅、牟宗三,這都是在讀西方社會科學著作之前。轉捩點是在入大學之前讀費孝通,由此開啟對西方社會人類學、社會學,以進至拉美的依賴學派而回到歐洲的新老馬克思主義傳統,以及與之抗衡的新舊韋伯的學派。

我們這一代人的學習過程與思想發展過程,算是頗為獨特,與清末乃至五四後的幾代不同。或許毋須將之延續,但我覺得在當前香港以至內地社會發展當中,似乎愈來愈忘卻了中國的歷史、國情與我們自己的文化傳統。

未必需要復古,但借古諷今,借古證今,乃至把今古都看作是歷史長河的發展,從中找出教訓、啟示,應是一個重視知識積累的社會所應做之事。正如我們覺得今天年輕人把香港戰後歷史過度美化,同樣地他們或是把中國近現代史醜化,或是忘其所以,甚至根本不知。

我們老一輩的,特別是在教育機構工作的,好應該在這方面盡一點力。搞研討會、課程是一個方法。但是,我們商量時,卻發覺唐牟之後,似乎是花果凋零。能夠從大歷史、大哲學傳統,也從世界的背景來介紹明清中國社會思想發展的人才在香港不多,看來我們只能從內地及台灣找支援。不過,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和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也可開班學習。